[發明專利]雙層結構的硅電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08021.6 | 申請日: | 2017-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978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杰;蔣大為;陳正才;高向東;王濤;楊顏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中微晶園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3/64 | 分類號: | H01L23/64;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劉海 |
| 地址: | 214028 江蘇省無錫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層 結構 電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雙層結構的硅電容器,包括P型襯底(1),其特征是:在所述P型襯底(1)上表面形成多個硅槽(2),硅槽(2)從P型襯底(1)的上表面向下表面方向延伸;在所述P型襯底(1)的上表面和硅槽(2)的表面摻雜N型雜質推結形成N型導電層,作為第一層電容的內部電極,在P型襯底(1)和硅槽(2)的N型導電層上依次設置第一層介質層(3)、第一層多晶(4)、第二層介質層(5)和第二層多晶(6),第一層多晶(4)作為第一層電容和第二層電容的公共內部電極,第二層多晶(6)作為第二層電容的內部電極;在所述第二層多晶(6)上設置絕緣介質層(7),絕緣介質層(7)覆蓋住下方的第一層介質層(3)、第一層多晶(4)、第二層介質層(5)和第二層多晶(6);在所述絕緣介質層(7)上設置第一接觸孔(8)、第二接觸孔(10)和第三接觸孔(11),第一接觸孔(8)的底部與N型導電層接觸,第二接觸孔(10)的底部與第一層多晶(4)接觸,第三接觸孔(11)的底部與第二層多晶(6)接觸;在所述第一接觸孔(8)和第三接觸孔(11)處設置第一外電極金屬(9),在第三接觸孔(11)處設置第二外電極金屬(12),第一外電極金屬(9)和N型導電層和第二層多晶(6)接觸,第二外電極金屬(12)和第一層多晶(4)接觸,第一外電極金屬(9)和第二外電極金屬(12)之間由絕緣介質層(7)相隔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結構的硅電容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層介質層(3)和第二層介質層(5)的厚度為20nm~100n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結構的硅電容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層多晶(4)的厚度為500nm~600nm,第二層多晶(6)的厚度為700nm~800nm。
4.一種雙層結構的硅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1)提供P型襯底(1),在P型襯底(1)的上表面刻蝕出多個硅槽(2),硅槽(2)從P型襯底(1)的上表面向下表面方向延伸;
(2)在P型襯底(1)的上表面和硅槽(2)進行N型雜質的摻雜和推結,得到N型導電層;
(3)在P型襯底(1)和硅槽(2)的N型導電層表面依次生長第一層介質層(3)、第一層多晶(4)、第二層介質層(5)和第二層多晶(6);
(4)依次刻蝕第二層多晶(6)、第二層介質層(5)、第一層多晶(4),得到與第二層介質層(5)連接的第一種連接孔(13)和與P型襯底(1)連接的第二種連接孔(14);
(5)淀積一層絕緣介質層(7);
(6)對絕緣介質層(7)進行刻蝕形成第一接觸孔(8)、第二接觸孔(10)和第三接觸孔(11),第一接觸孔(8)位于第二種連接孔(14)處,第二接觸孔(10)位于第一種連接孔(13)處;所述第一接觸孔(8)的底部與N型導電層接觸,第二接觸孔(10)的底部與第一層多晶(4)接觸,第三接觸孔(11)的底部與第二層多晶(6)接觸;
(7)在絕緣層介質層(7)上進行金屬濺射,得到金屬層;對金屬層進行光刻,保留第一接觸孔(8)、第二接觸孔(10)和第三接觸孔(11)處的第一外電極金屬(9)和第二外電極金屬(12);所述第一外電極金屬(9)和N型導電層和第二層多晶(6)接觸,第二外電極金屬(12)和第一層多晶(4)接觸,第一外電極金屬(9)和第二外電極金屬(12)之間由絕緣介質層(7)相隔離。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層結構的硅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1)中首先在P型襯底(1)的上表面淀積600nm的SiO2掩膜,選擇性地掩蔽和刻蝕掩膜,在P型襯底(1)的上表面光刻和等離子刻蝕出多個硅槽(2),硅槽(2)深度為30~100um,硅槽(2)寬度為2-3um;再采用BOE全漂去除P型襯底(1)上的SiO2掩膜。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層結構的硅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2)中通過POCl3進行N型雜質的摻雜和推結,得到N型導電層;在進行摻雜和推結的過程中會產生厚度50nm~80nm 的SiO2,采用BOE全漂去除形成的SiO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中微晶園電子有限公司,未經無錫中微晶園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0802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植保無人機
- 下一篇:減震墊及具有該減震墊的無人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