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內空氣檢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07803.8 | 申請日: | 2017-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15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科華瑞(北京)汽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00 | 分類號: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遠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04 | 代理人: | 魏曉波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豐臺區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氣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日常維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內空氣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汽車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人均車輛保有量的數據逐年提升;汽車在滿足人們基礎出行需求的基礎上,人們對于汽車的使用過程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伴隨著工業化進程的發展,空氣污染的問題得到了人們的關注,相應地,如何凈化車輛內部的空氣,也成為了社會的一個熱點問題。
為有效凈化車輛內部的空氣,首先需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就是準確檢測車內空氣的主要污染源以及各污染源濃度,然后才可根據污染源的情況制定相應的空氣凈化方案。現有技術中,為準確檢測車內空氣質量,主要是通過實驗艙檢測方法來控制車內的溫度與相對濕度,即需要建設30~60立方米的試驗艙,按照國家標準,檢測時間需要大于16小時,非常耗費物力和時間,檢測成本高,耗時長。
因此,研發出一種車內空氣檢測裝置,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汽車車內空氣中污染源檢測方法,存在著檢測成本高以及耗時長的技術缺陷,成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內空氣檢測裝置,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汽車車內空氣中污染源檢測方法,存在著檢測成本高以及耗時長的技術缺陷,成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內空氣檢測裝置,所述車內空氣檢測裝置包括:氣體循環單元、密封單元、檢測單元、溫度調節單元、濕度調節單元和控制單元;
所述密封單元貼合在車窗上,所述氣體循環單元插入所述密封單元與車內空氣完成氣體循環,所述氣體循環單元外接所述檢測單元;
所述溫度調節單元和濕度調節單元設置于所述氣體循環單元內部,所述溫度調節單元和濕度調節單元與所述控制單元連接。
優選地,所述氣體循環單元包括:進氣管道、出氣管道和循環風機;
所述進氣管道和出氣管道的一端分別插入所述密封單元中,所述進氣管道和出氣管道的另一端通過連接件連接;
所述循環風機設置于所述進氣管道和/或所述出氣管道的內部。
優選地,所述進氣管道為軟性進氣管道,所述出氣管道為軟性出氣管道。
優選地,所述氣體循環單元還包括:支撐部;
所述支撐部設置于所述軟性進氣管道和所述軟性出氣管道的內部。
優選地,所述支撐部為螺旋鋼絲。
優選地,所述溫度調節單元包括:升溫模塊和降溫模塊;
所述控制單元分別控制所述升溫模塊和降溫模塊的溫度調節過程。
優選地,所述溫度調節單元還包括:溫度檢測模塊;
所述溫度檢測模塊與所述控制單元連接。
優選地,所述濕度調節單元包括:加濕模塊和除濕模塊;
所述控制單元分別控制所述加濕模塊和除濕模塊的濕度調節過程。
優選地,所述濕度調節單元還包括:濕度檢測模塊;
所述濕度檢測模塊與所述控制單元連接。
優選地,所述密封單元為軟性硅膠片密封板。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內空氣檢測裝置,所述車內空氣檢測裝置包括:氣體循環單元、密封單元、檢測單元、溫度調節單元、濕度調節單元和控制單元;所述密封單元貼合在車窗上,所述氣體循環單元插入所述密封單元與車內空氣完成氣體循環,所述氣體循環單元外接所述檢測單元;所述溫度調節單元和濕度調節單元設置于所述氣體循環單元內部,所述溫度調節單元和濕度調節單元與所述控制單元連接。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中,通過密封單元和氣體循環單元,形成一個小型密封氣道,不受外界環境影響,無需搭建專用實驗艙,檢測成本低;同時,通過控制單元調節氣道內的溫度和濕度,加速了車內污染物的釋放,提高了檢測效率。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車內空氣檢測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汽車車內空氣中污染源檢測方法存在著檢測成本高以及耗時長的技術缺陷。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車內空氣檢測裝置與汽車連接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車內空氣檢測裝置中,氣體循環單元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其中,密封單元1、進氣管道21、出氣管道22、溫度調節單元3以及濕度調節單元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科華瑞(北京)汽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科華瑞(北京)汽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0780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供電無線氧傳感器
- 下一篇:一種適用于熱膨脹結構上的懸挑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