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線束用低氣味聚氯乙烯電纜料組合物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07143.3 | 申請日: | 2017-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593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晶;李靜;張榮召;侯斌;張新華;劉浩;張樺;劉容德;王曉敏;桂俊杰;蘇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7/06 | 分類號: | C08L27/06;C08L23/06;C08L23/30;C08L69/00;C08L67/00;C08K5/372;C08K3/36 |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23 | 代理人: | 張雯 |
| 地址: | 255400 山東省淄博***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線束用低 氣味 聚氯乙烯 電纜 組合 制備 方法 | ||
一種汽車線束用低氣味聚氯乙烯電纜料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屬于高分子材料的加工與應用領域。其特征在于,重量份組成為:高聚合度PVC樹脂100份,復合增塑劑45~50份,二氧化硅5~8份,鈣鋅穩定劑4.0~5.0份,聚乙烯蠟0.15~0.25份,氧化聚乙烯蠟0.15~0.25份,抗氧劑DLDTP 0.20~0.30份;所述的復合增塑劑為聚酯增塑劑和低聚合度聚碳酸酯增塑劑按質量比8~10:37~40復合的增塑劑。制備步驟為:將PVC樹脂與復合增塑劑、鈣鋅穩定劑混合后,按配方加入其余的物料;將混配好的物料投入到雙螺桿擠出機中擠出造粒。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的低揮發、低氣味的汽車線束用低氣味聚氯乙烯電纜料組合物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汽車線束用低氣味聚氯乙烯電纜料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屬于高分子材料的加工與應用領域。
背景技術
聚氯乙烯是目前國內產量最大、價格最低廉的一種塑料材料,由于聚氯乙烯材料即可用于硬制品,加入增塑劑后亦可用于軟質制品,其綜合性能優良,用途廣泛;因此在汽車、家用電器、計算機和通訊設備、各種電子儀器儀表等領域,當前仍以軟質聚氯乙烯材料為主。軟質的聚氯乙烯與金屬導體共擠復合后再與連接插件一起被制成專用的汽車線束安裝使用。然而,目前以聚氯乙烯為基材的汽車線束在使用中仍有許多缺陷。由于聚氯乙烯線束材料中添加了大量的增塑劑、穩定劑和潤滑劑等低分子物質,特別是增塑劑的大量使用,使加工出來的汽車線束中含有難聞的、對人體有害的氣體聚集在車體內。近年,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和環保意識的提高,對這一問題的反應日趨激烈。盡快研制出低揮發、低氣味、無毒無害、綠色環保的PVC汽車線束電纜料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行業課題。
解決PVC配方的氣味問題目前是PVC汽車電纜料研究的熱點領域,現有的一種低氣味、低揮發環保型PVC電纜材料,該方法采用PVCSG-4型樹脂與環己烷1.2-二甲酸二壬基酯和乙酰檸檬酸丁辛酯共混,添加鈣鋅穩定劑、氫氧化鋁、硼酸鋅以及抗氧劑1010等制作低氣味電纜料;經大眾汽車《PV 3900 汽車內部空間的構件氣味檢測》方法進行氣味檢測,通過2.5級(指標要求小于 4.0 級)。也有一種現有的無刺激性味道的耐寒、耐油、阻燃PVC電纜料的配方,該方法選用乙烯-一氧化碳-醋酸乙烯共聚物、丁腈橡膠作為配方的耐油、耐寒改性劑,使增塑劑用量減少到15-20份。還有一種低氣味PVC電線護套膠料,采用的主增塑劑為偏苯三酸三辛酯類,輔助增塑劑為精對苯二甲酸二辛酯和環氧大豆油。現有的一種低揮發環保型聚氯乙烯電纜料組合物配方,該方法采用環己烷1.2-二甲酸二壬基酯和聚酯增塑劑GX-68復合使用作為主增塑劑。三氧化二銻、硼酸鋅和氫氧化鋁作為阻燃劑。現有的一種用于汽車的PVC電纜料配方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采用聚合度為SG-4型的聚氯乙烯樹脂,偏苯三酸三辛酯為主增塑劑、丙酸乙烯酯和環氧硬脂酸辛酯為輔助增塑劑,采用玫瑰精油為除味劑。通過以上配方和方法分析發現,消除PVC電纜料配方中的氣味,常用方法是選用耐高溫、低揮發、低氣味型的增塑劑,或者采用聚合型高分子量增塑劑代替部分低分子量增塑劑從而減少低分子量增塑劑用量,或者采用添加型分子篩、除味劑、遮味劑等降低PVC電纜料中的刺激氣味,都取得了良好的去味效果。
在汽車內飾塑料材料評價中,選擇高溫環境下具有低揮發、低氣味效果,對人體無傷害的材料各國都有明確的法規標準,如歐盟 REACH 環保法規,歐盟理事會 2007/47/EC號指令,日本衛生 PVC 協會食品接觸認可,德國大眾汽車公司《PV 3900 汽車內部空間的構件氣味檢測》等,本發明參照了上海SGS認證機構對塑料材料氣味檢測方法:VS-01.00-T-14004-A1-2004,該方法規定的氣味評級標準如下,樣品在65℃下一定容器內密閉放置24小時嗅覺檢測,不可察覺為1級;可察覺,但無干擾性氣味為2級;明顯察覺,但無干擾性氣味為3級;有干擾性氣味為4級;有強烈的干擾性氣味為5級;有不可忍受氣味為6級。本發明在試驗中發現采用前述發明專利配方研制的PVC汽車線束用電纜料其氣味等級可以達到2.5-3級之間,氣味等級達到2.5級以下的配方設計非常困難,其根本原因是配方中的低分子量增塑劑沒有被完全取代,而采用添加型的分子篩、除味劑、遮味劑等降低PVC電纜料中刺激氣味的效果有限。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0714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