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智能鞋和控制鞋帶收放的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206899.6 | 申請日: | 2017-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428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洪龍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3B5/00 | 分類號: | A43B5/00;A43C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 地址: | 201616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控制 鞋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專利申請涉及智能可穿戴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的鞋帶控制技術和方法。
背景技術
鞋子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要裝備之一,無論是爬山、散步、跑步等各種運動,都離不開一雙合腳的、滿足各種不同功能的鞋子。隨著各種電子產品的大規(guī)模普及,以及微型化研究的快速發(fā)展,讓電子產品置入普通鞋子或鞋類物成為可行的方案。通過鞋子的電子化和智能化,可以為鞋子提供許多實用的功能,為用戶提供新體驗。在現有技術中,智能鞋能提供諸如計步、健康監(jiān)測等功能,但當用戶在不同運動狀態(tài)的過程中,對鞋子的舒適度要求不同,現有技術中的鞋子存在功能單一,不能滿足用戶舒適度需求的技術問題。
鞋類物品通常包括兩個主要元件:鞋面和鞋底結構。鞋面常常由多種材料元件(如,織物、聚合物片層、泡沫層、皮革、合成皮革)形成,該多種材料元件被縫合或黏附地結合在一起,以在鞋類的內部上形成用于舒適且牢固地容納足部的空腔。更特別地,鞋面形成在足部的腳背和腳趾區(qū)域上方、沿著足部的外側面和內側面、且圍繞足部的鞋跟區(qū)域延伸的結構。鞋面還可包含鞋帶系統(tǒng),以調節(jié)鞋類的適配性,以及允許足部進入鞋面內的空腔和從鞋面內的空腔移開足部。
在一些情況下,鞋帶系統(tǒng)可以包括動力化張緊系統(tǒng)。動力化張緊系統(tǒng)的部件可以包括例如動力化收緊設備、控制單元以及電池。這些部件中的每一個可以在各種地方并入至鞋類物品中。在一些情況下,這些部件中的一個或多個可以被隱藏,例如,隱藏在鞋底結構內。然而,在一些情況下,在鞋底結構中空間可能被限制。此外,在鞋類的壽命期間,替換這些部件中的一個或多個可能是期望的。
中國專利申請?zhí)枮镃N201510923707.4,該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信息處理方法及智能鞋,所述信息處理方法包括:通過所述智能鞋的鞋舌上設置的至少一個第一傳感裝置檢測獲得用戶足部對所述鞋舌的至少一個第一壓力值,其中,所述智能鞋的鞋底、鞋面和鞋舌共同構成足部容置空間;基于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壓力值,調節(jié)所述智能鞋的鞋帶,以調整所述智能鞋的鞋底、鞋面和鞋舌相對用戶足部的松緊程度。本發(fā)明提供的上述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鞋子存在功能單一,不能滿足用戶舒適度需求的技術問題。
中國專利申請?zhí)枮镃N201610517453.0,該發(fā)明涉及一種智能鞋帶,包括:鞋帶本體;以及鞋帶扣,其以可分離或不可分離的方式連接到鞋帶本體;其中鞋帶扣包括:殼體;以及電子部分,其中所述電子部分位于所述殼體內;其中所述電子部分進一步包括:處理器;運動傳感器,其連接到處理器;以及無線收發(fā)器,其連接到處理器。
現在智能鞋,鞋帶松緊可控,但還需要穿戴者的人為介入才能(遠程)調整鞋子的松緊舒適度,鞋子自身沒有“感覺”,智能化程度不夠高。
發(fā)明內容
本技術方案是利用一種自動識別人體運動場景的實現鞋帶自動松緊的,從而實現人體穿鞋舒適系統(tǒng)的設計。系統(tǒng)涉及壓力傳感器、拉力傳感器、步進電機、智能微處理器、陀螺儀和加速度計等傳感器和控制執(zhí)行器件。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控制智能鞋的鞋帶收放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驟包括:
S100:設定所述鞋帶松緊的四個等級:松一級、標準級、緊一級和緊二級;
S200:根據所述智能鞋的狀態(tài),智能鞋帶收放裝置執(zhí)行對應等級的操作。
進一步,所述的智能鞋的鞋帶收放的方法,所述S200步驟后包括如下步驟:
S210:根據所述智能鞋的第一狀態(tài),智能鞋帶收放裝置執(zhí)行松一級操作;
S220:根據所述智能鞋的第二狀態(tài),智能鞋帶收放裝置執(zhí)行標準級操作;
S230:根據所述智能鞋的第三狀態(tài),智能鞋帶收放裝置執(zhí)行緊一級操作;
S240:根據所述智能鞋的第四狀態(tài),智能鞋帶收放裝置執(zhí)行緊二級操作。
進一步,所述的智能鞋的鞋帶收放的方法,所述第一狀態(tài)為安靜坐姿,其中,加速度傳感器感應的加速度為0至0.1m/s2、陀螺儀感應的角速度小于30°/s、壓力傳感器感應的壓力小于所述智能鞋的使用者的體重。
進一步,所述的智能鞋的鞋帶收放的方法,所述第二狀態(tài)為安靜立姿,其中,加速度傳感器感應的加速度為0至0.1m/s2、陀螺儀感應的角速度小于30°/s、壓力傳感器感應的壓力峰值大于等于所述智能鞋的使用者的體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0689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