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鹽度廢水的脫氮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05672.X | 申請日: | 2017-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390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金龍;胡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錦龍弘業環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12 | 分類號: | C02F3/12;C02F3/34;C02F101/12;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旭智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83 | 代理人: | 趙文靜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鹽度 廢水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鹽度廢水的脫氮方法,屬于污水處理領域。通過基于新型同化作用機理實現高效除氮,旨在解決以往生化工藝中處理效率低、剩余污泥難以重復利用、能耗高等問題。本發明技術方案包括氨氮馴化步驟,總氮馴化步驟,高鹽度廢水處理步驟等階段,以海底沉積物或淤泥為接種污泥,經歷54d啟動成功,總氮去除負荷最高可達到0.6kgN/m3/d以上,去除總氮中95%以上進入污泥。本發明工藝去除總氮,總氮去除率高,剩余污泥肥效高,能耗低,反應速率高占地省,尤其適用于海水沖廁等高鹽度廢水。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鹽度廢水的脫氮方法。
背景技術
除氮是污水處理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主流工藝按機理分為硝化-反硝化機理、自養脫氮機理等。硝化-反硝化機理中,有機氮經過氨化作用轉化為氨氮,氨氮在好氧條件經硝化菌群氧化為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反硝化菌群以有機物為電子供體,將硝酸鹽氮還原為亞硝酸鹽氮,并進一步還原為氮氣,同時產生少量氮氧化物副產物,實現氮素從污水中去除,進入空氣。自養脫氮機理中,氨氮在好氧條件經硝化菌群部分氧化為亞硝酸鹽氮,在厭氧條件下,厭氧氨氧化菌將氨氮和亞硝酸鹽氮轉化為氮氣,同時產生少量氮氧化物,實現氮素從污水中去除,進入空氣。雖然這兩種過程均伴隨一定的同化現象,但比例一般在20%以下,氮素主要以有機氮和氨氮轉化為氮氣,并消耗一定的能源的方式去除,同時產生氮氧化物副產物,剩余污泥含氮量低,肥效差,難以利用。在高鹽廢水中,雖可富集硝化菌群及反硝化菌群,但反應速率僅為低鹽狀態下的20-30%,處理負荷低,耐鹽度沖擊差,難以在高鹽廢水處理中發揮作用。
近年來,已有學者發現了脫氮新的過程,即新型同化作用,功能菌在一定條件下,可將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吸收,從水體中去除進入細胞內,隨剩余污泥排放,氮以有機氮形式得以儲存到污泥中,從污水中去除,去除率可超過90%。由于生物同化除氮效果遠高于傳統工藝中出現的生物同化現象,稱為新型同化作用。這類細菌可將氨氮直接吸收,將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還原為氨氮再吸收。這類細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在海底底泥及沉積物中,分離出了相關菌種,但由于其對于環境控制條件要求較高,未能實現工藝化,且相關菌種難以富集,急需相關方法,能夠快速富集啟動,解決難以規?;瘧玫葐栴}。
本發明針對高鹽廢水中的氮素去除,基于新型同化作用機理實現高效除氮,旨在解決以往生化工藝中處理效率低、剩余污泥難以重復利用、能耗高等問題。
發明內容
鑒于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為解決現有技術中高鹽廢水氮素難以處理,生化工藝中處理效率低、剩余污泥難以重復利用、能耗高等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同化脫氮的處理方法,具有處理負荷高、能耗低、剩余污泥肥效強等優點。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高鹽度廢水的脫氮方法,所述高鹽度廢水中氯離子為10-30g/L,pH為6.0-9.0,游離氨20mg/L,包括以下步驟:
1)接種啟動步驟,以高鹽度廢水為進水,利用海底沉積物或淤泥為接種污泥,控制反應器內接種污泥濃度在8-12g/L;采用間歇方式運行,控制進水碳氮比15,氨氮在200-300mg/L;反應時,通過曝氣或攪拌實現充氧,控制DO在0.2-0.5mg/L;當氨氮去除率50%時停止曝氣或攪拌,反應結束,開始沉淀及排水,不排泥,進入下一周期,重復此方式運行,直到周期內反應時間20h,進入下一步驟;
2)氨氮馴化步驟,控制反應器內污泥濃度在3-5g/L;采用間歇方式運行,以高鹽度廢水為進水,控制進水碳氮比10,氨氮在200-300mg/L,硝酸鹽氮在100-200mg/L;反應開始時,通過曝氣或攪拌實現充氧,控制DO在0.4-0.9mg/L;當氨氮去除率80%后,控制DO在0.2-0.5mg/L;當硝酸鹽氮去除率90%時停止曝氣或攪拌,反應結束,開始沉淀、排水及排泥,進入下一周期,重復此方式運行,直到周期內反應時間20h,進入下一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錦龍弘業環保有限公司,未經青島錦龍弘業環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0567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