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頭戴式顯示器的目鏡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04998.0 | 申請日: | 2017-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024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6 | 
| 發明(設計)人: | 韓芳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核桃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27/01 | 分類號: | G02B27/01;G02B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專永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倪金磊 | 
| 地址: | 213127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頭戴式 顯示器 目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穿戴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頭戴式顯示器的目鏡。
背景技術
混合現實是一種允許將虛擬圖像與真實世界物理環境相混合的技術。作為一個示例,用戶可以佩戴包括微型顯示器和光學系統的頭戴式顯示器(HMD),微型顯示器和光學系統兩者將來自微型顯示器的圖像投射到用戶眼睛并允許用戶看到真實世界。
HMD具有許多實用性的應用和休閑的應用。航空和航天應用允許飛行員看見重要的飛行控制信息而不必使他們的眼睛離開飛行路徑。公共安全應用包括地圖和熱成像的戰術顯示。其它的應用領域包括視頻游戲、交通運輸和無線電通信。隨著技術進步,一定有新發現的實用性應用和休閑應用;然而由于用來實施現有的HMD的傳統光學系統的成本、尺寸、重量、視野和效率,這些應用中的許多應用受到限制。同時構造這樣的光學系統提供了數種挑戰。一個問題是在將來自微型顯示器圖像投射到用戶眼睛的同時向用戶提供真實世界的清晰且無畸變的視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頭戴式顯示器的目鏡,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一個或者是多個。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頭戴式顯示器的目鏡,包括:頭戴式主體、連接殼體、光機成像設備,連接殼體安裝于所述頭戴式主體,且光機成像設備安裝于連接殼體,光機成像設備包括:
顯示源,用于產生顯示光;
導光部件,用于引導在從觀看區域偏移的外圍位置接收的顯示光并在所述觀看區域中沿著朝向眼睛的方向發射所述顯示光;
導光部件包括:
輸入面,被取向為在所述外圍位置將所述顯示光接收到所述導光部件中;
反射面,具有反射部分和觀看部分;以及
部分反射面,所述部分反射面沿著所述朝向眼睛的方向反射所述顯示光而穿過所述反射面的觀看部分。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連接殼體內設有主控制器、以及與主控制器電連接的定位模塊、V2X處理模塊,定位模塊電連接有定位天線,V2X處理模塊電連接有V2X天線。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輸入面為一凸起的曲面透鏡。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反射面與輸入面位于同一實體,且反射面位于該實體靠近眼睛的面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反射面與輸入面位于不同的實體,且反射面位于該實體遠離眼睛的面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部分反射面與反射面位于不同的實體,且部分反射面位于該實體靠近眼睛的面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部分反射面為一弧形透鏡,且該透鏡靠近眼睛的一側呈凹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連接殼體包括光機支架、轉軸、轉軸支架、攝像頭支架以及集成殼體,光機成像設備安裝于光機支架,轉軸的一端固定于光機支架,轉軸的另一端可繞自身軸線旋轉地樞裝于轉軸支架,轉軸支架固定于攝像頭支架,攝像頭支架固定于集成殼體,集成殼體安裝于頭戴式主體。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用于頭戴式顯示器的目鏡,該目鏡去掉了導光部件的折轉部分,從而少了一次反射,使得圖像更清晰,工藝更簡單成本更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用于頭戴式顯示器的目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用于頭戴式顯示器的目鏡的連接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種用于頭戴式顯示器的目鏡的平面圖;
圖4為本發明一種用于頭戴式顯示器的目鏡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平面圖;
圖5為本發明一種用于頭戴式顯示器的目鏡的連接殼體內部部件的框架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用于頭戴式顯示器的目鏡,包括頭戴式主體1、連接殼體2、光機成像設備3,頭戴式主體1的形狀可以為圖1中的眼鏡架結構,也可以為頭箍、頭盔等形狀,本新型對此不進行限定,具有將智能設備穿戴在頭頂的功能即可;連接殼體2安裝于頭戴式主體1上,且光機成像設備3安裝于連接殼體2,該光機成像設備3設有用于與人眼相對的顯示面,用于輸出圖像信息供人眼瀏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核桃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經核桃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0499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