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砂型鑄造稀土鎂合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04140.4 | 申請日: | 2017-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014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4 |
| 發明(設計)人: | 付彭懷;王迎新;王丹;彭立明;丁文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23/06 | 分類號: | C22C23/06;C22C1/03;C22F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國中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砂型 鑄造 稀土 鎂合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砂型鑄造鎂稀土合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鎂合金的組分及其質量百分比為:8.0~14.0wt.%Gd,0.01~0.85wt.%Zn,0.3~0.7wt.%Zr,雜質元素Si、Fe、Cu和Ni的總量小于0.2wt.%,余量為Mg。對熔鑄得到砂型鑄造鎂稀土合金進行480~530℃×8~16小時的固溶處理,淬水(25~80℃)后進行200~225℃×16~128小時的單級時效處理,可以得到力學性能優良的鎂合金。本發明通過少量的Zn元素代替Y元素,有效的降低了合金熔鑄過程中的氧化傾向,減少了氧化皮類鑄造缺陷的發生概率;同時,通過激活室溫變形時非基面滑移系和形成Mg?Gd?Zn基面析出相,在不降低合金強度的情況下顯著的提高了材料的室溫塑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砂型鑄造稀土鎂合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金屬結構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作為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鎂合金具有比強度、比剛度高,減震性好等優點,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交通、3C領域等。Mg-Gd-Y系由于具有良好室溫強度和耐熱性能,近年來在航空航天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如2016版的國家標準中的VW103Z合金:Mg-10Gd-3Y-Zr(wt.%)合金。但這類合金在熔鑄過程中容易形成氧化皮,氧化皮的存在顯著降低了VW103Z合金鑄件的力學性能和鍛件的成品率,嚴重限制了Mg-Gd-Y合金的廣泛應用。這類合金包括,《高強度耐熱鎂合金及其制備方法》(專利號:CN200510025251.6)公開的:Mg-(6~15)Gd-(1~6)Y-(0.35~0.8)Zr-(0~1.5)Ca鎂稀土合金,《高強耐熱稀土鎂合金》(專利號:CN200610031169.9)公開的:Mg-(2~10)Gd-(3~12)Y鎂稀土合金,《一種鎂合金及其制備方法》(專利號:CN200610144003.8)公開的:Mg-(7~11)Gd-(2~5)Y-(0~1.0)Zn-(0.3~0.6)Zr鎂稀土合金等。這些合金中都含有稀土元素Y,Y元素在鑄造成型過程中容易富集在鎂合金熔體表面,形成富Y的氧化層,熔鑄過程中一旦出現兩股鎂合金熔體交匯,就會將富Y的氧化層卷入到鑄件中形成氧化物夾雜。這類氧化皮缺陷是Mg-Gd-Y系合金鑄件和鍛件的成品率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含Y鎂合金WE43(Mg-4Y-2Nd-1RE,wt.%)、WE54鑄造成品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容易形成氧化皮之外,Mg-Gd-Y系合金塑性較低是其應用受限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VW103Z鎂稀土合金鑄件的室溫延伸率在2.5~3.0%之間,滿足不了高品質鎂合金部件對塑性的要求。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Mg-Gd-Y-Zr鎂稀土合金的兩個主要問題,本發明通過少量的Zn元素代替Y元素實現在不降低合金強度的情況下,提高材料的塑性,降低其鑄造過程中氧化皮生成傾向。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砂型鑄造稀土鎂合金,其包含按重量百分數計的如下組分:
Gd:8.0~14.0%,
Zn:0.01~0.85%,
Zr:0.3~0.7%,
余量為鎂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所述雜質的重量百分數總和不超過0.2%。
本發明采用Gd(釓)為第一組分,研究表明,當Gd8%時,材料的強度較低;當Gd14%時,材料的塑性較低。根據實驗研究結果,Gd元素的含量為8~14w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041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切斷鉗
- 下一篇:一種重卡剎車管接頭自動接料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