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機械手打膠成型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03899.0 | 申請日: | 2017-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268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毅;王麗娜;宋曉彤;王通;李仁俊;張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恒林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11/00 | 分類號: | B25J11/00;B05C5/00;B25J18/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海譽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421 | 代理人: | 唐修豪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黃***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械手 成型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機器人自動化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機械手打膠成型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設有出膠機構和用于帶動出膠機構運動的機械手,所述出膠機構包括伺服給膠器、送膠通道、容膠腔和成型口,其中伺服給膠器設有用于儲存膠體的儲存腔,儲存腔內設有用于擠壓膠體至儲存腔前端出膠口送出的擠壓活塞,擠壓活塞經螺桿與儲存腔后端的伺服電動機相連接,儲存腔前端開設出膠口,出膠口前端連接送膠通道,送膠通道為錐筒狀通道,送膠通道靠近出膠口的一端內徑最大,送膠通道前端與容膠腔的進膠口相連接,容膠腔的前端開設半圓形的成型口,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顯著提高打膠效率,并節省生產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器人自動化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機械手打膠成型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機械打膠已經開始替代人工打膠工作,但僅局限于點、涂膠之后覆蓋粘合的情況,需要形成規定膠條形狀的外觀密封膠條打膠工作至今未能完成,只能用手工打膠。而手工打膠則是低質、低效、浪費、不環保的工作方式,其存在以下問題:
(1)低效:手工成型打膠現在3-4人一組,先在將打膠焊縫兩側貼膠帶,手工測量中間應留出的寬度;然后負責打膠的人在中間打膠,打膠頭為普通圓孔出膠緩慢;之后有人負責手上蘸水(防止粘膠)上去將膠條抹平、整形到接近的形態;整形完成后揭掉兩側膠帶,帶走膠帶上膠料,留下中間的膠條。
(2)浪費:在中間堆積膠料時由于難確準確的量,為避免不足總是要先堆積更多的膠料,然后整形時將高處抹掉,之后還要揭掉兩側膠帶,將超寬部分去掉,以及將頭、尾超出部分刮掉,實際有效利用占比很少。
(3)低質:就算在漫長繁雜的工序之后,膠條形狀、尺寸依然不夠理想。揭掉膠帶后剩下的膠條兩側會繼續灘流,形成不規則;膠條上部也不會是理想的圓弧型過度;開頭和結尾處只能用刮板切掉,無法做成需要的漸薄或圓頭的合理形狀。(4)不環保:過程中使用大量人力在充斥膠料環境工作,對身體健康危害很大;大量浪費的膠料、膠帶也將對環將造成很大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提出了一種結構合理、施工效率高且能夠保證膠縫一次成型,準確完美、速度快、無滴淌的機械手打膠成型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發明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達到:
一種機械手打膠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出膠機構和用于帶動出膠機構運動的機械手,所述出膠機構包括伺服給膠器、送膠通道、容膠腔和成型口,其中伺服給膠器設有用于儲存膠體的儲存腔,儲存腔內設有用于擠壓膠體至儲存腔前端出膠口送出的擠壓活塞,擠壓活塞經螺桿與儲存腔后端的伺服電動機相連接,儲存腔前端開設出膠口,出膠口前端連接送膠通道,送膠通道為錐筒狀通道,送膠通道靠近出膠口的一端內徑最大,送膠通道前端與容膠腔的進膠口相連接,容膠腔的前端開設半圓形的成型口。
本發明中容膠腔尺寸應滿足如下條件:其中L指容膠腔的進膠口與出膠口的距離,R指容膠腔的直徑,r指出膠口直徑,η指粘滯系數,i指流動系數,是實測值,具體為單位時間滴淌口徑;出膠孔道尺寸計算:出膠孔道錐度C≥1/2η。
本發明中伺服給膠器通過伺服驅動器與機械手機構連接,成為機械手臂的N+1軸,使用時所有動作參數都通過機械手系統輸入,并完成與機械手臂其他軸運動的配合,根據具體需要完成出膠速度、出膠時機、停止時機、制動收尾等工;所述機械手機構包括機械手控制器、六軸機械手,其中第六軸與出膠機構連接固定。
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機械手打膠成型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通過系統指令機械手運行到位,機械臂上攜帶的出膠機構指向密封膠條起點位置,出膠口貼近工作面,按膠條截面參數計算好出膠口與工作面之間的正確角度,其中出膠機構與工作面夾角越大膠條厚度越小,截面越扁平,反之截面越高,越飽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恒林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恒林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038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浴缸清洗機器人
- 下一篇:一種機器人及控制機器人頭部轉動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