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股繩的打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03590.1 | 申請日: | 2017-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131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3 |
| 發明(設計)人: | 余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余堅 |
| 主分類號: | D04G5/00 | 分類號: | D04G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717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股繩 打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繩子打結的方法,具體為一種雙股繩的打結方法。
背景技術
雙股多結的繩索多用于裝飾品,如服裝店內利用雙股多結的繩索懸掛衣架,既實用又美觀大方,既純樸又降低店面裝修的成本。然而,目前雙股繩打結作業采用手工完成,成品效率低,成本較高,導致其使用不夠廣泛。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了一種雙股繩的打結方法,其使用的是一種多股繩打結裝置,其結構簡單,控制容易,變手動打結為自動打結,從而有效地提高了生產率。
本發明采用的方案為:一種雙股繩的打結方法,其使用的是一種雙股繩打結裝置,包括機架、儲線裝置、繞線裝置、成結裝置、剪斷裝置和控制器,所述機架為平板件,右側中部設置有帶橫梁的立柱,橫梁中部設置有上下方向的導軌槽,所述儲線裝置固定安裝在機架上表面后側,儲線裝置設置有兩組,包括儲線輪和第一底座,儲線輪和第一底座為轉動聯接,所述繞線裝置安裝在橫梁正下方,包括氣缸、第一電力驅動裝置、第二電力驅動裝置、繞線盤、第一機械手、拉桿、繞線桿和第一支承板,所述成結裝置包括成環裝置、線頭夾持裝置和成結驅動裝置,所述成環裝置在繞線盤的正左側,其包括一第二支承板、四個剖分瓣、四套鏈條傳動、抓鉤、四個第三電力驅動裝置、一支承座、一第四電力驅動裝置和一絲桿傳動,所述支承座固定在機架上,支承座上表面固定第二支承板,第四電力驅動裝置安裝在支承座的左側,絲桿傳動安裝在第四電力驅動裝置和第二支承板之間,第四電力驅動裝置轉動帶動第二支承板左右往復移動,所述剖分瓣設置有沿軸線方向的兩個凸緣,凸緣的外側設置有用于對所述鏈條傳動進行導向的導軌,所述剖分瓣構成一個筒狀,并安裝在第二支承板的孔內,兩鄰兩個剖分瓣的凸緣之間形成軸槽,所述軸槽在同一高度線環上的徑向槽正對,所述軸槽內安裝所述鏈條傳動,鏈條外側安裝多個所述抓鉤,第三電力驅動裝置在安裝在第二支承板的右側,并驅動鏈條傳動,所述線頭夾持裝置在成環裝置的正前方,所述剪斷裝置安裝在繞線環的中部,其包括兩個第四機械手和一套剪刀,第四機械手左右設置,在第四機械手之間設置所述剪刀,所述控制器安裝在機架上表面的右前側位置,分別與第一至第六電力驅動裝置、第一至第三機械手和氣缸的控制閥電力相連,此外,控制器還能記錄打結的個數。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氣缸安裝在立柱外側正對橫梁處,第一電力驅動裝置安裝在橫梁上,其軸端固定安裝所述繞線桿,繞線桿的下端設置有一穿線孔,所述拉桿安裝在導軌槽內,拉桿一端套入與第一電力驅動裝置的軸端,另一端與氣缸軸端固定連接,所述繞線盤設置在第一電力驅動裝置的正下方,繞線盤正后方設置有第一支承板,第一支承板的后側設置有第二電力驅動裝置,第二電力驅動裝置和繞線盤同軸,并可帶動繞線盤轉動,繞線盤呈四方柱,四個側面上設置有帶周向弧形槽的繞線環,繞線桿的下端的穿線孔在同一高度線環在同一高度,繞線環上設置有4條均布的徑向槽,繞線盤前端面四個直角處安裝所述第一機械手。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線頭夾持裝置包括導軌、第二機械手、第五電力驅動裝置、絲桿和第三支承板,所述導軌安裝機架上表面,第三支承板安裝在導軌上,導軌的中部安裝所述絲桿,第五電力驅動裝置安裝在導軌的左端的機架上,第五電力驅動裝置轉動,通過絲桿帶動第三支承板左右移動,所述第二機械手安裝在第三支承板的上端,并與第一機械手等高,第二機械手為伸縮式機械手,所述成結驅動裝置安裝在成環裝置的左側,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成結驅動裝置包括驅動桿、第六電力驅動裝置、齒輪、第三機械手和導軌底座,所述導軌底座上表面右側設置一帶有長槽的凸臺,該槽內安裝齒輪,導軌底座的后側與齒輪同軸處安裝所述第六電力驅動裝置,導軌底座上表面中部設置一用于安裝所述驅動桿的半圓槽,驅動桿右端面安裝第三機械手,驅動桿中心在同一高度線盤側面的繞線環中心等高。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消音減震裝置包括消音罩和減震彈簧,所述消音罩套設在第一至第六電力驅動裝置上,所述消音罩內設置有消音棉用于吸收噪音,所述減震彈簧套設在第一至第六電力驅動裝置外側。
所述雙股繩的打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將成捆的繩索套裝在儲線輪上;
B.手動將兩股線繩穿入繞線桿下端的穿線孔內,并伸出5厘米左右;
C.啟動控制器,氣缸向左移動;
D.第一電力驅動裝置逆時針轉動,帶動繞線桿轉動110度,使繩索卡入第一機械手的夾爪內,并夾緊;
E.氣缸右移10厘米,第一電力驅動裝置逆時針轉動450度,完成繞線動作;
F.第二電力驅動裝置轉動90度,原在上面的繞線環轉動至左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余堅,未經余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0359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