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肌力訓練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202428.8 | 申請日: | 2017-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152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江尻孝一郎;近藤晴彥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SMK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61N1/36 | 分類號: | A61N1/36;A61N1/04;A61B5/048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wù)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馬淑香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訓練 裝置 | ||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關(guān)于利用對肌肉的體表面施加電刺激信號而使肌肉伸縮的肌肉電刺激EMS(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的肌力訓練裝置,更詳細地說,關(guān)于根據(jù)肌肉的狀態(tài)施加最適的電刺激信號,有效地訓練肌肉的肌力訓練裝置。
背景技術(shù)
以肌力提升或減肥為目的,自以往已知一種對肌肉施加電刺激信號,藉由使肌肉伸縮來進行訓練的肌力訓練裝置(專利文獻1)。圖8及圖9顯示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肌力訓練裝置100,為了訓練腹肌,使4個刺激電極101a、101b、101c、101d密接于腹部的體表面。
電刺激輸出部102根據(jù)控制部103的指示,生成輸出至4個刺激電極101a、101b、101c、101d的電刺激信號。例如,電刺激輸出部102對4個刺激電極101a、101b、101c、101d之中被配置在對角線的刺激電極101a與刺激電極101c間輸出1000Hz的電刺激信號,并且對被配置在剩余對角線的刺激電極101b與刺激電極101d間輸出900Hz的電刺激信號,藉此在相鄰的刺激電極101間發(fā)生10Hz的干涉波,該部位的腹肌進行伸縮而被鍛練。
在與控制部103相連接的記憶部104記憶有電刺激信號的頻率與電流值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控制部103指示在電刺激輸出部102生成藉由被記憶在該記憶部104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所得之電刺激信號。此外,顯示部105顯示藉由被輸出至刺激電極101a、101b、101c、101d的電刺激信號所致的刺激的大小,使用者一邊觀看該顯示,一邊若因電刺激而感到疼痛時,即操作操作部106而使透過控制部103而在電刺激輸出部102所生成的電刺激信號的電流值等的輸出位準降低。
此外,亦已知一種對肌肉施加電刺激信號來進行訓練,并且客觀取得該肌肉的組成的肌力訓練裝置110(專利文獻2)。該肌力訓練裝置110如圖10所示,在進行訓練的肌肉的體表面配置一對刺激電極111a、111b、及在其間密接配置光電傳感器112。光電傳感器112可測定密接的體表面內(nèi)的肌肉的氧濃度,且肌肉的氧濃度與由一對刺激電極111a、111b被施加至肌肉的電刺激起反應(yīng)而產(chǎn)生變化,因此由電刺激的強度與所被測定的氧濃度的關(guān)系,取得關(guān)于肌肉的組成(慢肌與快肌的比率等)的信息。
因此,該肌力訓練裝置110可以下列二種模式進行動作:由裝置本體113輸出電刺激信號至一對刺激電極111a、111b間,對體表面內(nèi)的肌肉供予藉由電刺激所致的負荷來進行訓練的訓練模式;及一邊使由一對刺激電極111a、111b對肌肉進行電刺激的強度改變,一邊以光電傳感器112測定肌肉的氧濃度,在裝置本體113中取得關(guān)于肌肉的組成的信息的測定模式,例如按照在測定模式所得的肌肉的快肌與慢肌的比率,調(diào)整在訓練模式供予至該肌肉的電刺激的強度。
[先前技術(shù)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34885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6-49241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
在利用肌肉電刺激EMS的習知之肌力訓練裝置100中,使刺激電極101密接于進行訓練的肌肉的體表面,但是無法正確判別覆蓋在體表面的肌肉的位置,因此在肌肉與電刺激位置產(chǎn)生位置偏移而無法有效地對肌肉施加電刺激。尤其,在由陽極與陰極所成的一組刺激電極間輸出電刺激信號而使肌肉有效伸縮時,必須使陽極與陰極密接于沿著肌肉長邊方向的體表面,該密接位置不得不仰賴處理裝置之熟練者的經(jīng)驗。
此外,由于無法客觀判別進行訓練的肌肉的疲勞度等活動狀態(tài),因此無法按照肌肉的活動狀態(tài),將電刺激的強度或刺激時間調(diào)整為最適。
藉由肌力訓練裝置110,可按照進行訓練的肌肉的組成,將肌肉進行電刺激的強度設(shè)定為最適,但是為了評估肌肉的組成,必須另外準備光電傳感器12而使其密接于體表面,并且光電傳感器12與一對刺激電極111a、111b對體表面的密接位置不同,因此由光電傳感器12所得的關(guān)于肌肉的組成的信息與實際進行電刺激的肌肉的組成的信息不同,有無法以最適強度施加電刺激之虞。
此外,在光電傳感器12中僅由電刺激強度與肌肉的氧濃度的關(guān)系,取得關(guān)于肌肉的組成的信息,因此無法判別因電刺激所致的肌肉的疲勞度、或因刺激電極所致的電刺激位置與肌肉的位置偏移等,無法以考慮到該等情形的最適方法,對肌肉施加電刺激。
本發(fā)明考慮到如上所示的現(xiàn)有的問題點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須使光電傳感器另外密接于肌肉的體表面,而按照肌肉的活動狀態(tài),以最適方法,將肌肉進行電刺激的肌力訓練裝置。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SMK株式會社,未經(jīng)SMK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02428.8/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呼吸氣體的濕化
- 下一篇:腕關(guān)節(jié)康復訓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