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黃土電鏡掃描樣品的制備方法和黃土樣品的電鏡掃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02131.1 | 申請日: | 2017-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995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1 |
| 發明(設計)人: | 姚正學;劉建榮;許哲;何建琴;馮樂濤;劉梟華;王國亞;王雄師;劉迪 | 申請(專利權)人: | 甘肅省科學院地質自然災害防治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 地址: | 730000 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黃土 掃描 樣品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黃土電鏡掃描樣品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黃土采集、預加工后,根據土層方向對預加工后的黃土進行二次加工制成小長方體,在小長方體上切割得到土樣,對土樣觀察面噴金后得到電鏡樣品。本發明還提供了對使用所述的方法制備的樣品進行電鏡掃描的方法,采用25?35KV的加速電壓,放大倍數為50?3000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質學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黃土電鏡掃描樣品的制備方法和黃土樣品的電鏡掃描方法。
背景技術
在我國,黃土主要分布在北緯30°~48°間自西而東的條形地帶上,面積約64萬平方公里。其中山西、陜西、甘肅等省,是典型的黃土分布區,分布面積廣,厚度大,各個地質時期形成的黃土地層俱全。黃土的厚度各地不一,從數米至數十米,甚至一、二百米。
黃土是在干燥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多孔性具有柱狀節理的黃色粉性土。黃土的礦物成分有碎屑礦物、粘土礦物及自生礦物3類。碎屑礦物主要是石英、長石和云母,占碎屑礦物的80%,其次有輝石、角閃石、綠簾石、綠泥石、磁鐵礦等;此外,黃土中碳酸鹽礦物含量較多,主要是方解石。粘土礦物主要是伊利石、蒙脫石、高嶺石、針鐵礦、含水赤鐵礦等,黃土的物理性質表現為疏松、多孔隙,垂直節理發育,極易滲水,且有許多可溶性物質,很容易被流水侵蝕形成溝谷,也易造成沉陷和崩塌。黃土顆粒之間結合不緊,孔隙度一般在40%~50%。
所以在黃土地區進行各種工程建設時,如果對黃土的特性不了解,往往會給工程帶來嚴重的損失和破壞。因此,黃土的特性很早就引起了科學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的注意,并在長期的實踐和研究中。隨著電子顯微鏡的誕生,科研人員對黃土的研究手段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對黃土的認識也進一步增強,通過微觀結構研究,進一步研究黃土微觀結構及本質機理。
然而,在黃土實驗樣品的制取過程中,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得當,采用刀削或打磨方進行噴金前樣品制取,造成了對樣品的破壞,致使最終分析得到的結果出現偏差,影響了對黃土特性的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黃土電鏡掃描樣品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對土樣進行加工后,標注出土樣的各個面(上下、前后、左右),并按照土層方向進行再加工,最后制成具有自然斷裂面的電鏡掃描樣品,并將該自然斷裂面作為觀察面進行電鏡檢測,由于在制備過程中本發明的方法按照土層方向進行加工,在取樣過程中采用切割加自然斷裂的方式,且沒有進行多余的打磨,因此,得到的電鏡樣品能夠更為精準地展現出黃土的土壤結構,對于得到更真實有效的檢測數據具有很大幫助。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所述樣品的電鏡掃描方法,該方法采用的參數特別適宜于觀測該樣品,使用所述方法對本發明的電鏡樣品進行掃描觀測,得到的結果更加準確。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涉及一種黃土電鏡掃描樣品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黃土預加工后,根據土層方向對預加工后的黃土進行二次加工制成小長方體,在小長方體上切割得到土樣,對土樣觀察面噴金后得到電鏡樣品。
黃土樣品具有方向性,常規的制備土樣方法中如不注重對土樣方向性的標注,其得到的電鏡掃描樣品無法準確地反應黃土的真實結構。本發明的方法在制備過程中依照土層的方向進行標注,并加工與切割,在保留了土壤原貌的前體下,對土樣進行觀測,因而可以有效地觀測到真實的黃土結構。
此外,本發明的方法中,對樣本黃土進行了預加工和二次加工,得到具有方向性的小長方體后再進行切割和噴金,如此操作可以得到既保留土壤原本結構和方向性,又具有良好的可測試性能的土樣電鏡掃描樣品,為后續的電鏡掃描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優選地,所述預處理包括將黃土樣品切削成立方體或長方體,優選地,所述立方體或長方體的棱長為10-25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甘肅省科學院地質自然災害防治研究所,未經甘肅省科學院地質自然災害防治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0213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