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動力電池組荷電狀態估算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00049.5 | 申請日: | 2017-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636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廉玉波;凌和平;陳昊;陶雷;陳本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92 | 分類號: | G01R31/392;G01R31/3842;B60L58/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眾鼎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譚果林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動力 電池組 狀態 估算 方法 系統 | ||
1.一種動力電池組荷電狀態在線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動力電池組中的最高單體電壓、最低單體電壓以及當前電流;
根據所述最高單體電壓和當前電流查詢預設的直流內阻查詢表得到最高單體電壓所對應的第一單體電池的第一直流內阻;
根據所述最高單體電壓、所述當前電流、所述第一直流內阻以及預設的開路電壓預估公式計算得出所述第一單體電池的第一開路電壓;
根據所述第一開路電壓查詢預設的開路電壓與荷電狀態的對應關系得到所述第一單體電池的第一荷電狀態;
根據所述最低單體電壓和當前電流查詢預設的直流內阻查詢表得到最低單體電壓所對應的第二單體電池的第二直流內阻;
根據所述最低單體電壓、所述當前電流、所述第二直流內阻以及預設的開路電壓預估公式計算得出所述第二單體電池的第二開路電壓;
根據所述第二開路電壓查詢預設的開路電壓與荷電狀態的對應關系得到所述第二單體電池的第二荷電狀態;
對所述第一荷電狀態和所述第二荷電狀態進行加權計算得到所述動力電池組的綜合荷電狀態;
獲取所述動力電池組當前的充放電狀態;
在放電狀態下:
判斷所述第二荷電狀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預設電量閾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預設電量閾值,其中所述第二預設電量閾值大于所述第一預設電量閾值;
若所述第二荷電狀態小于所述第一預設電量閾值,則將所述第二荷電狀態作為所述動力電池組當前的目標荷電狀態;
若所述第二荷電狀態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預設電量閾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預設電量閾值,則將所述綜合荷電狀態作為所述動力電池組當前的目標荷電狀態;
若所述第二荷電狀態大于所述第二預設電量閾值,則將所述第一荷電狀態作為所述動力電池組當前的目標荷電狀態;
在充電狀態下:
判斷所述第一荷電狀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預設電量閾值;
若所述第一荷電狀態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預設電量閾值,則將所述綜合荷電狀態作為所述動力電池組當前的目標荷電狀態;
若所述第一荷電狀態大于所述第三預設電量閾值,則將所述第一荷電狀態作為所述動力電池組當前的目標荷電狀態;
將所述動力電池組進行充放電初始時刻計算得到的目標荷電狀態設置為所述動力電池組初始的預估荷電狀態;
在所述動力電池組進行充放電的過程中,若所述目標荷電狀態發生變化,則控制所述動力電池組按照預設的調節步長由所述預估荷電狀態向變化后的目標荷電狀態過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電池組荷電狀態在線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的開路電壓預估公式為:UOCV=V+I*ZDCIR;
其中:UOCV為開路電壓,V為采集的單體電壓,I為當前電流,ZDCIR為直流內阻。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電池組荷電狀態在線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所述第一荷電狀態和所述第二荷電狀態進行加權計算得到所述動力電池組的綜合荷電狀態包括:
判斷所述當前電流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電流閾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電流閾值,其中所述第二電流閾值大于所述第一電流閾值;
若所述當前電流閾值小于所述第一電流閾值,則所述第一荷電狀態的權重大于所述第二荷電狀態的權重;
若所述當前電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電流閾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電流閾值,則所述第一荷電狀態的權重等于所述第二荷電狀態的權重;
若所述當前電流大于所述第二電流閾值,則所述第一荷電狀態的權重小于所述第二荷電狀態的權重。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電池組荷電狀態在線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標荷電狀態發生變化,則控制所述動力電池組按照預設的調節步長由所述預估荷電狀態向變化后的目標荷電狀態過渡包括:
若所述目標荷電狀態發生變化,則獲取變化后的目標荷電狀態;
計算所述動力電池組當前的預估荷電狀態與所述變化后的目標荷電狀態之間的差值;
判斷所述差值是否滿足預設的荷電狀態過渡條件;
若滿足預設的荷電狀態過渡條件,則根據所述差值控制所述動力電池組按照預設的調節步長由當前的預估荷電狀態過渡到變化后的目標荷電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0004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