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導電漿料生產專用高性能反應釜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99952.4 | 申請日: | 2017-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43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春錦;王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昱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1258 | 代理人: | 陳麗君 |
| 地址: | 21213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電 漿料 生產 專用 性能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導電漿料生產專用高性能反應釜。
背景技術
太陽能作為一種可再生新能源,具有清潔、儲量大、取用方便等優點,印刷于太陽能電池硅板表面的金屬電子漿料的電性能是影響光電轉化率的重要因素,導電漿料有金屬粉體和玻璃粉分散于有機載體中制備而成,導電漿料中金屬顆粒的電信參數、粒徑分布、分散性都將影響光伏電池的整體性能,現有技術中主要采用銀粉作為導電漿料的原料,受設備和工藝影響,在反應釜內混合反應時,半成品的漿料中,易存在較大的團聚體,需及時將大團聚體打散、打勻,否則容易導致制得的導電漿料的場發射性能等一些列性能降低,現有技術中采用的反應釜大多采用單種攪拌桿在底部攪拌,上層漿料混合不夠均勻的現象,且反應釜殼體結構大多采用圓筒形或者上部方形底部弧形的結構,其內部的攪拌機構往往接觸不到邊角區域的漿料,接觸面積不夠,不能做到充分完全攪拌均勻。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導電漿料生產專用高性能反應釜,球形反應釜殼體內采用特殊的攪拌攪拌桿配合多種葉片,全方位多角度進行混合攪拌,避免上下漿料分布不均的情況發生,提高使用效果。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導電漿料生產專用高性能反應釜,包括反應釜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釜殼體上設置有電機、攪拌軸、進料口、出料口以及支撐腳;所述反應釜殼體呈中空球體結構,所述電機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反應釜殼體頂部中心最高點,所述電機底部與攪拌軸連接,所述攪拌軸頂部連接電機,底部貫穿反應釜殼體并伸入至反應釜殼體內部;所述進料口數量為兩個,分別于所述反應釜殼體頂部兩端位置;所述出料口數量為一個設置于所述反應釜底部中心最低點;所述支撐腳呈方形金屬支架,數量為兩個,通過焊接固定于反應釜底部兩端;
所述攪拌軸呈圓柱體結構,所述攪拌軸呈豎直設置,所述攪拌軸上設置有第一攪拌桿、第二攪拌桿、第三攪拌桿以及攪拌底板;所述第二攪拌桿數量為兩個,所述第二攪拌桿固定于所述攪拌軸中間位置,所述兩個攪拌桿對稱分布于所述攪拌軸兩側,所述第二攪拌桿呈水平設置;
每個所述第二攪拌桿上設有兩個弧形桿和四個第一葉片;所述兩個弧形桿固定于所述第二攪拌桿一端,呈上下對稱分布于第二攪拌桿頂部與底部,所述弧形桿呈弧形結構,所述弧形桿截面呈圓形;所述第一葉片位于攪拌軸與弧形桿之間,所述第一葉片與所述第二攪拌桿呈一體式結構;所述第一葉片呈三角形結構,兩個第一葉片位于第二攪拌桿頂部,另兩個第一葉片位于第二攪拌桿底部,四個所述第一葉片在所述第二攪拌桿上呈上下對稱分布;
所述第一攪拌桿數量為兩個,所述第一攪拌桿對稱固定于所述攪拌軸上部位置兩側,所述第一攪拌桿在所述攪拌軸上呈傾斜設置,所述第一攪拌桿一側設有第二葉片,所述第二葉片呈三角形結構,所述第二葉片與所述第一攪拌桿呈一體式結構,所述第一攪拌桿與所述攪拌軸所成夾角A為45度;
所述第三攪拌桿數量為兩個,所述第三攪拌桿對稱固定于所述攪拌軸下部位置兩側,所述第三攪拌桿和所述第一攪拌桿在攪拌軸上以第二攪拌桿為對稱軸,呈軸對稱設置;所述第三攪拌桿大小、形狀、位置均與第一攪拌桿相對應;所述第三攪拌桿上一側設置有第三葉片,所述第三葉片的大小、形狀、位置均與第二葉片相對應;所述第三葉片與所述第三攪拌桿呈一體式結構;
所述攪拌底板數量為兩個,所述攪拌底板對稱設置于所述攪拌軸底部位置兩側,所述攪拌底板形狀為直角三角形結構;所述攪拌底板與所述攪拌軸呈一體式結構。
上述一種導電漿料生產專用高性能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桿與所述第二攪拌桿的固定方式為焊接和螺釘固定中的一種。
上述一種導電漿料生產專用高性能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與所述第一攪拌桿的固定方式為焊接和螺釘固定中的一種。
上述一種導電漿料生產專用高性能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與所述第二攪拌桿的固定方式為焊接和螺釘固定中的一種。
上述一種導電漿料生產專用高性能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與所述第三攪拌桿的固定方式為焊接和螺釘固定中的一種。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使用時,電機帶動攪拌軸旋轉,攪拌軸上特殊的第二攪拌桿設計,采用多個多角度分布第一葉片,末端配合設置弧形桿,可大幅度提高第二攪拌桿與導電漿料的接觸面積,能有效將反應釜內部中間位置的導電漿料充分攪拌,提高攪拌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昱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昱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999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反應釜能源配送集中控制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表面處理劑生產的反應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