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保肝健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97537.5 | 申請日: | 2017-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223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8 |
| 發明(設計)人: | 鄭買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買杰 |
| 主分類號: | A61K36/815 | 分類號: | A61K36/815;A61P1/14;A61P1/16;A61P13/12 |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23 | 代理人: | 張雯 |
| 地址: | 25610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保肝健腎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一種保肝健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制劑領域。由以下原料組分構成,按重量份配比為桑椹子15~17份、赤首烏13~15份、白何首烏13~15份、黑豆18~22份、云苓4~6份、牛夕4~6份、當歸4~6份、枸杞子5~7份、菟絲子4~6份、肉蓯蓉4~6份、杜仲2~4份、秦艽4~6份、紅花3~5份、旋復花3~5份。具有大補肝腎、滋腎虛,補肝血、安魂定神、利五臟關節、通血氣、除濕氣等功效,對治療肝腎虛弱引起的脫發白發、腰腿疼痛、須發早白、食欲不佳等癥狀具有非常明顯的治療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保肝健腎的中藥組合物及藥物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以桑椹子為主要原料,提高肝腎功能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制劑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人們工作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肝腎虛弱,氣血不足成為人們亞健康的主要表現之一,人群中脫發、須發早白等現象也越來越普遍。中醫學認為腎藏精,主骨生髓,其華在發;肝藏血,發為血之余,血虛不能隨氣榮養肌膚,故毛發脫落成片?,F代醫學研究表明,脫發、白發均與血虛損有關,氣血虛則腎氣弱,腎氣弱則毛脫落。因此,養血補腎,滋陰補血,補肝腎不足,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此外,像腰膝酸軟、畏寒、性欲減退、健忘、精神不振、失眠多夢、心悸乏力等亞健康癥狀,也多是由于肝腎虛弱,氣血不足所引起的。
目前,用于治療肝腎虛引起的病癥的中藥制劑很多,市面上宣傳力度也很大,但大多缺乏嚴格的設計依據和有效的炮制方法,治療效果不理想,存在治療周期長,有效率不高,起效緩慢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起效快,有效率高,治療周期短的保肝健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保肝健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組分構成,按重量份配比為桑椹子15~17份、赤首烏13~15份、白何首烏13~15份、黑豆18~22份、云苓4~6份、牛夕4~6份、當歸4~6份、枸杞子5~7份、菟絲子4~6份、肉蓯蓉4~6份、杜仲2~4份、秦艽4~6份、紅花3~5份、旋復花3~5份。
優選的,由以下原料組分構成,按重量份配比為桑椹子16份、赤首烏14份、白何首烏14份、黑豆20份、云苓5份、牛夕5份、當歸5份、枸杞子6份、菟絲子5份、肉蓯蓉5份、杜仲3份、秦艽5份、紅花4份、旋復花4份。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保肝健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藝步驟:
1)取桑椹子15~17份、赤首烏13~15份、白何首烏13~15份、黑豆18~22份、云苓4~6份、牛夕4~6份、當歸4~6份、枸杞子5~7份、菟絲子4~6份、肉蓯蓉4~6份、杜仲2~4份、秦艽4~6份、紅花3~5份、旋復花3~5份,浸入紅米酒中,浸泡200~240小時;取出上述藥材反復交替進行酒蒸或水蒸、日曬、夜間戶外放置各9次,每次酒蒸或水蒸8~10小時,日曬8~10小時,夜間戶外放置8~10小時,制得原料藥;
2)取上述原料藥進行干燥,加工成細粉,混合均勻。
夜間將原料藥放置在戶外,使其經夜間露水,可以降低藥物中的燥性,使藥性更加平和。
優選的,步驟1)中,紅米酒浸泡時間為216小時,取出后反復交替進行水蒸、日曬、夜間戶外放置各9次。每次水蒸9小時,日曬9小時,夜間戶外放置9小時,如此反復制作九次。
步驟1)中,也可直接使用浸泡藥材后的紅米酒進行酒蒸。
步驟2)中,細粉加工細度為110~130目。
優選的,步驟2)中,細粉加工細度為120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買杰,未經鄭買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9753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淺層點狀角膜炎及其治療藥物
- 下一篇:一種嗓子保健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