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下模袋樁支護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96485.X | 申請日: | 2017-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424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5 |
| 發明(設計)人: | 唐珺;李旺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海峽研究院(廈門);廈門清能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00 | 分類號: | E21D9/00;E21D11/38;E21D11/10;E21F16/02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張松亭,游學明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市湖***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下 模袋樁 支護 方法 | ||
1.一種地下模袋樁支護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利用鉆機在隧道沿掘進方向成孔,形成模袋孔(31);模袋孔(31)內設注漿管(32),該注漿管(32)的設出漿孔(35);該注漿管(32)內前端設有前分隔器(38),中部設有后分隔器(36),該注漿管(32)的中后段設模袋(34);模袋(34)后端和注漿管(32)的外壁之間為排水管(33);注漿管(32)前段包有分段模袋(37);注漿管(32)設有至少一出漿孔通往模袋(34),一出漿孔通往分段模袋(37),以及一出漿孔通往模袋(34)和分段模袋(37)之間的間隙;后分隔器(36)位于通往模袋(34)的出漿孔與通往模袋(34)和分段模袋(37)之間的間隙的出漿孔之間;
2)首先采用第一灌漿設備,將第一灌漿注入注漿管(32),該第一灌漿從出漿孔流入模袋(34),至模袋(34)飽和;
然后采用第二灌漿設備,將分隔器(36)破壞,將第二灌漿注入注漿管(32),該第二灌漿從出漿孔注入分段模袋(37),以及模袋(34)和分段模袋(37)之間的間隙;
3)交替對模袋孔注漿,首先對I序模袋樁進行注漿,待I序模袋充分膨脹并達到一定強度之后,再對II序模袋樁注漿,至形成模袋樁支護墻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模袋樁支護方法,其特征在于:鉆孔方向沿著擬掘進隧道輪廓線向外成一定傾角,所述的傾角為20-40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模袋樁支護方法,其特征在于:鉆孔傾斜度控制小于30度,鉆孔分兩序施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模袋樁支護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注漿管(32)的側面前中后分別設一出漿孔,分別為前出漿孔(353),中出漿孔(352)和后出漿孔(351);在前出漿孔(353)和中出漿孔(352)之間設有分隔器(36),該注漿管(32)的中后段設模袋(34),該模袋(34)包覆中出漿孔(352)和后出漿孔(353)。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模袋樁支護方法,其特征在于:灌漿順序和灌漿方式。模袋樁和控制性水泥灌漿均采用分序施工。模袋達到一定飽和程度后,根據充盈情況更換小注漿泵進行補灌施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模袋樁支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將分隔器破壞采用提高灌漿壓力或機械性破壞。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模袋樁支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間隙充滿之后,還將注漿管注滿灌漿。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模袋樁支護方法,其特征在于:灌漿控制和結束標準:
a.模袋樁注漿時壓力達0.5~1.5MPa后不進漿,穩定5分鐘后結束,壓漿時控制對進漿量和壓力的上升速度,注漿速度應控制在30~50L/min,確保模袋有充足的濾排水時間,達到一定飽和程度后更換小泵進行補灌施工,補灌注漿速度控制在10L~15L/min;注入量根據模袋容積一般每延米平均水泥摻入量200~300kg;
b.控制性水泥灌漿在確保不抬動前提下的進漿壓力達最大,進漿率下降到2L/min后穩定5分鐘可結束灌漿,實際灌入量施工依據地質密實情況調節,以達到土層加固效果為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海峽研究院(廈門);廈門清能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清華海峽研究院(廈門);廈門清能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9648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梯控制柜及電梯
- 下一篇:連接元件及用于連接至少兩個工件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