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扭纜保護裝置、扭纜保護裝置的使用方法及風力發電機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95974.3 | 申請日: | 2017-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1684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4 |
| 發明(設計)人: | 郭大冬;胥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金風科創風電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3/02 | 分類號: | H02G3/02;F03D80/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億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瓊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保護裝置 使用方法 風力 發電 機組 | ||
1.一種扭纜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兩個或兩個以上電纜夾塊(100),每個所述電纜夾塊(100)包括第一夾塊(110)和第二夾塊(120),所述第一夾塊(110)和第二夾塊(120)連接形成中間具有能夠夾持電纜的通孔的筒狀結構(130);
電纜隔板(200),由兩個以上的分隔板(210)拼接成型,在所述分隔板(210)之間的對接面上設有凹槽(211),使所述分隔板(210)拼接之后在對接面形成允許電纜穿過的分隔孔(212),所述電纜夾塊(100)對應安裝于所述分隔孔(212);
所述電纜夾塊(100)固定連接在所述電纜隔板(200)上,并且所述電纜夾塊(100)的筒狀結構(130)垂直對準所述電纜隔板(200)的分隔孔(212),所述分隔孔(212)的尺寸大于所述筒狀結構(130)的通孔的尺寸,所述筒狀結構(130)的通孔對所述電纜隔板(200)的投影在所述分隔孔(212)內;
所述第一夾塊(110)的本體的端部設有第一底座(111),所述第二夾塊(120)的本體的端部設有第二底座(121),所述第一底座(111)、第二底座(121)固定連接在所述電纜隔板(200)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纜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
每個所述分隔板(210)的對接面上的凹槽(211)構造為半圓形,使所述分隔板(210)拼接之后形成的分隔孔(212)為圓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纜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
圍繞所述分隔孔(212)的周向在相互拼接的相鄰兩個分隔板(210)上設有多個定位孔(220),用于與所述電纜夾塊(100)固定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扭纜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隔孔(212)一側的一組定位孔設為圓孔(221),與圓孔(221)相對的一側的一組定位孔為長圓形孔(222)。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纜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纜隔板(200)的中心開孔,形成圓環形狀。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扭纜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孔(212)圍繞所述電纜隔板(200)的中心呈均勻分布。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纜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夾塊(110)的本體和所述第二夾塊(120)的本體的連接面之間通過螺釘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纜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狀結構(130)的內壁面上設有三個沿著所述筒狀結構的軸向延伸的呈弧面形狀的夾持部(131),分別用于夾持一個電纜,三個所述夾持部(131)圍繞所述筒狀結構(130)的軸心呈正三角形分布。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纜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電纜護套(300),用于套接在所述電纜隔板(200)的四邊緣外部,并且電纜護套(300)在軸向延伸出所述電纜隔板(200)兩側表面。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扭纜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纜護套(300)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護套分體連接成型。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扭纜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纜護套(300)的兩端部分別設為縮口部(310),所述縮口部的外徑自所述電纜護套(300)的本體沿著軸向向兩端逐漸縮小。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扭纜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護套分體的內壁上設有固定板(320),所述分隔板(200)固定在所述固定板(320)上;所述固定板(320)沿著所述電纜護套(300)的內壁布置呈環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金風科創風電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金風科創風電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9597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單根線纜對接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傳感器導線的防護裝置及其安裝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