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震后磚混結構開洞墻體快速修復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93443.0 | 申請日: | 2017-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3970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信任;姚繼濤;馬鵬飛;谷慧;黃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陸萬壽 |
| 地址: | 71005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震后磚混 結構 開洞 墻體 快速 修復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震后磚混結構開洞墻體快速修復方法,包括:拆除震后開洞墻體洞口上下受損構件,留出馬牙槎并清理灰縫,植入墻角端部處鋼筋,鋪設底層鋼筋網片與底層鋼筋充分搭接,利用砂漿與鋼筋網片孔洞邊緣的摩擦力和兩者間的粘結力,形成整體受力基層,在磚砌塊砌筑同時將鋼筋網片沿墻體對角線階梯型灰縫逐皮磚進行彎折,在砌至墻體頂層端部處時,將鋼筋網片與已植入墻體中的鋼筋充分搭接,完成墻體砌筑工作后養護至規定時間即可投入使用。本發明在實現有效抗震性能的同時,明顯加快了施工速度,降低了加固成本,簡化了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廣性,可帶來顯著經濟與社會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結構災后加固修復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受損磚混結構開洞墻體的修復方法。
背景技術
磚混結構作為重要的建筑結構形式,在我國城鎮建筑中保有量極大,但此類結構所處地區的抗震設防水準通常較低,地震中磚混結構極易發生破壞。震后磚混結構的加固與使用功能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現階段災后修復方法主要為加固墻體表面以提高墻體的抗震承載力,表現為以“硬抗”的形式大幅度增加結構剛度,導致地震中結構吸收更多的地震力。此類加固方法常采用整體加固方式,對結構的破壞模式不加區分,對構件的破壞順序不作要求,加固方法不夠合理經濟,亦存在安全隱患。
磚混結構中開洞墻體在地震中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破壞。而常規修復方法所面臨的缺點是:施工進度緩慢,加固工作量大,伴隨一定量的濕作業,且沒有考慮二次地震所帶來的影響,受損部位往往在下次地震中仍然發生破壞,無法體現結構延性破壞與多道防線的加固理念。基于此問題,磚混結構開洞墻體的加固修復方法有待改進,實現迅速、簡捷、經濟、有效的加固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震后磚混結構開洞墻體快速修復方法,以克服上述現有常規方法的缺點。本發明基于鋼筋網片整體受力性能良好,與砂漿及磚砌塊共同工作性能顯著的原理,拆除磚混結構洞口上下受損墻體后,在砌筑新構件的同時合理布置鋼筋網片于墻體內部,并與相鄰墻體形成可靠連接。不影響正常施工,不占用額外空間,不改變結構功能特性,可顯著提高開洞墻體的抗震性能;本發明周期短、體量小、造價低廉。
為了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震后磚混結構開洞墻體快速修復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震后墻體洞口上下受損墻體,從開裂處開始逐皮拆除破損砌塊,兩側拆除至相鄰豎向墻體邊緣為止,保留馬牙槎,底部拆除至本層圈梁,形成原拆除的洞口;
步驟二:清理馬牙槎處砌塊表面以及本層圈梁表面的雜質;在兩側馬牙槎口灰縫處由上至下通高每隔一皮磚雙排鉆孔,沿鉆孔處由上至下植入鋼筋;
步驟三:在圈梁上鋪設完底層砂漿后,將兩側鋼筋網片水平置于底層砂漿之上,其端部與露在馬牙槎以外的鋼筋搭接;同時開始砌磚,放置左右兩側的第一塊砌塊于鋼筋網片之上,利用鋼筋網片的孔洞使砂漿均勻粘結砌塊,然后沿砌塊豎向灰縫90度向上折起鋼筋網片;然后在折彎后的鋼筋網片旁側繼續砌磚;如此重復使鋼筋網片折彎成臺階狀并埋于砌塊之間的砂漿中;中間各皮砌筑時將露在馬牙槎以外的鋼筋完全埋入砂漿中;
步驟四:砌筑至兩片鋼筋網片交匯處,將兩片鋼筋網片在本皮砌塊所在豎向灰縫處進行焊接,之后反向彎折兩個鋼筋網片,按步驟三方法逐皮彎折鋼筋網片繼續砌筑;
步驟五:砌筑至接近原拆除的洞口墻體高度處將鋼筋網片與預先植入灰縫以外的鋼筋可靠搭接,再砌筑最后一皮砌塊,使砌筑高度與原墻體標高一致。
進一步的,還包括以下步驟:步驟六:補漿灌縫養護,達到規定強度后進行表面抹灰,完成震后磚混結構開洞墻體快速修復。
進一步的,步驟二中清理雜質后,打磨砌塊表面以及圈梁表面使其能夠與砌筑砂漿可靠粘結。
進一步的,步驟二中鉆孔深度為15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未經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934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醫療護理用枕頭裝置
- 下一篇:一種上肢功能鍛煉器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