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旋渦水動力特性的集群式深海海底集礦裝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91103.4 | 申請日: | 2017-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125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8 |
| 發明(設計)人: | 趙國成;趙偉杰;楊建民;彭濤;肖龍飛;田新亮;呂海寧;寇雨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C50/00 | 分類號: | E21C5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旋渦 動力 特性 集群 深海 海底 裝備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海底集礦裝備,包括設備主體、多個海底適應性集礦器及各自輸礦管;輸礦管將設備主體與海底適應性集礦器連接,輸礦管能夠受控調節伸出設備主體的長度;海底適應性集礦器具有履帶行走機構,能夠受控自主行走。本發明利用水下探測器探測作業區域附近的海底地形和礦物分布,根據探測的信息合理地規劃海底集礦器和儲礦車的行進路徑;多臺海底適應性集礦器同時獨立工作,讓集礦器輕小型化,減少集礦作業對海底生態環境的破壞;設備主體可選擇相對平坦的海底路徑,避開崎嶇的道路;集礦器誘導水平的螺旋流,有利于增強集礦效果,提高單位能耗的抽吸力,從而配置更少數量的更小體積的水泵,降低集礦機主尺度從而大大降低能耗,更加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海底集礦裝備,尤其涉及一種智能化協同作業海底集礦裝備。
背景技術
海洋是地球上尚未被人類充分認識和利用的最大潛在資源基地。除海洋石油氣資源和海濱礦砂外,海底目前已知有商業開采價值的還有多金屬結核、富鈷結殼和多金屬硫化物等金屬礦產資源。這些礦物中富含鎳、鈷、銅、錳及金、銀金屬等,總儲量分別高出陸上相應儲量的幾十倍到幾千倍。2013年我國又正式獲得一塊太平洋富鈷結殼礦區。顯然,深海礦產資源的開發必須依賴深海采礦裝備進行。2015年5月19日公布的《中國制造2025》為“制造強國”戰略指明了方向,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科技船舶”歸為重點突破的十大戰略領域之一,著重進行先進海洋工程裝備的研發和國有化。
隨著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和自動化控制的普及,智能化設計越來越受到重視。近年來,在電力、機械、化工、制藥、建筑、物流等各個領域,智能化裝備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海洋工程裝備的智能化也成為必然趨勢。尤其對于深遠海作業而言,實現作業裝備的智能化、自動化能夠大大降低人力物力投入,有效提高作業生產率,對于海洋資源的合理開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有的海底集礦裝備:
集礦器與主體為一體式結構,對設備的行走道路有一定要求(不可過于崎嶇),對采礦的范圍造成了不利影響;
為了保證一定的采礦效率,設備的行走速度被迫提高,影響了設備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集礦器的吸附能力較弱,公布日為2016年2月24日,公布號為CN105350968A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海底集礦車,其采用的吸礦罩采用了螺旋導流板和水射流噴嘴,從其附圖上可以看出,這種螺旋導流板與水射流噴嘴未能實現良好的配合,而且這種形式的螺旋導流板對提高吸附力的功效也十分有限;此外,其吸礦罩的密封不足,也會導致吸附能力的不足;
集礦器隨主體移動時容易與礦石或其他障礙物發生碰撞,集礦器必須向上提升避開障礙物,導致吸力不足,當避讓不及時,碰撞對集礦器會產生一定損傷;
由于水下地形復雜,現有海底集礦裝備行走時,對于水下復雜地形的探測不足,對于礦物分布也探測不足,影響了行進路徑的正確引導判定,也影響了對于高風險作業區域的避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海底集礦裝備,集礦器與主體之間采用分體式結構,主體行進緩慢的過程中集礦器自身可以自由移動,尋找合適的礦區進行采吸,提高采礦效率;提高集礦器的抽吸能力,同時使集礦器可以避讓障礙物。
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旋渦水動力特性的集群式深海海底集礦裝備,包括設備主體、多個海底適應性集礦器10及各自輸礦管;所述輸礦管將設備主體與海底適應性集礦器10連接,所述輸礦管能夠受控調節伸出設備主體的長度;所述海底適應性集礦器10具有履帶行走機構,能夠受控自主行走。該設計與傳統的“一體化”結構相比有效提高了運動的靈活性,并且集礦器距海底高度不會隨地形快速變化,使集礦效率穩定。
進一步的,所述海底適應性集礦器10的四周均勻布置多個小型履帶19,構成所述小型履帶行走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9110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降低深部巖體應力集中的致裂裝置
- 下一篇:盾構機的盾構始發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