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疊合盆地致密碳酸鹽巖蓋層封蓋性能的定量表征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91086.4 | 申請日: | 2017-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488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呂修祥;周肖肖;譚程;汪宗欣;侯彥飛;楊文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E21B49/00 | 分類號: | E21B49/00;G01V9/00;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沈金輝 |
| 地址: | 10224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疊合 盆地 致密 碳酸鹽 巖蓋 層封蓋 性能 定量 表征 方法 | ||
1.一種疊合盆地致密碳酸鹽巖蓋層封蓋性能的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疊合盆地致密碳酸鹽巖蓋層封蓋性能的定量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確定研究區中油氣藏致密碳酸鹽巖蓋層發育的層位,在層位內單井識別致密碳酸鹽巖具體的深度段及厚度,確定典型的發育碳酸鹽巖蓋層的井;
步驟二:采集典型的發育碳酸鹽巖蓋層的井的巖心,對巖心進行突破壓力、孔隙度的分析測試;
步驟三:利用步驟二分析測試的數據,擬合研究區油氣藏致密碳酸鹽巖蓋層的突破壓力與孔隙度倒數之間的線性公式;
步驟四:根據步驟三擬合的研究區油氣藏致密碳酸鹽巖蓋層的突破壓力與孔隙度倒數之間的線性公式,得到未測試井段深度內及研究區其它井的突破壓力值;
步驟五:結合地質分析,厘定研究區油氣藏致密碳酸鹽巖蓋層的突破壓力的下限值、厚度封堵的下限值和自然伽馬的下限值,并根據自然伽馬的下限值,獲得泥質含量的下限值;蓋層的突破壓力的下限值根據以下步驟確定:根據研究區各含油氣井的油氣日產量、氣油比與相應油氣藏致密碳酸鹽巖蓋層的突破壓力的關系,以能夠封蓋油氣的最小突破壓力作為蓋層厚度封堵下限值;或,
結合突破壓力等值線與含油氣面積分布圖確定,以最小封堵油氣的等值線對應的數值作為蓋層突破壓力封堵下限值;
步驟六:根據綜合評價指標λ,獲得對疊合盆地致密碳酸鹽巖蓋層封蓋性能的定量表征,λ值越大,其封蓋性能越好,并指出致密碳酸鹽巖蓋層中有利的封蓋區,完成對疊合盆地致密碳酸鹽巖蓋層封蓋性能的定量表征;根據λ值的計算公式可以得出研究區內單井的λ值,將每一口井的λ值根據井位坐標投到研究區平面圖上,就可以得到平面上一系列井對應的λ值,結合沉積相,地層厚度沉積背景確定λ值高值區以及大致分布,然后再根據插值法進行細化,制作λ等值線圖;
其中,綜合評價指標λ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H為研究區油氣藏致密碳酸鹽巖蓋層的厚度值,單位為m;
Ho為研究區油氣藏致密碳酸鹽巖蓋層封蓋的下限厚度值,單位為m;
Max(P=Ao/Φ-Bo)為某一單井致密碳酸鹽巖層段內利用孔隙度Φ計算的突破壓力的最大值,單位為MPa;
Po為致密碳酸鹽巖封蓋的下限值,單位為MPa;
GRb為致密碳酸鹽巖層段內最大的自然伽馬值,單位為API;
GRa為致密碳酸鹽巖層段內最小的自然伽馬值,單位為API;
Vsho為泥質含量下限值;
GR為致密碳酸鹽巖層段內某一點的自然伽馬值,單位為API;
GRmin為純泥巖層的自然伽馬值,單位為API;
GRmax為純碳酸鹽巖層的自然伽馬值,單位為API;
新地層的GCUR=3.7,老地層GCUR=2.0;
Ao和Bo為利用實測孔隙度的倒數和突破壓力之間的線性關系擬合的系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疊合盆地致密碳酸鹽巖蓋層封蓋性能的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三中,利用分析測試獲得的孔隙度的倒數1/Φ與突破壓力P之間的關系進行線性擬合,根據突破壓力公式:P=A/Φ–B,得到Ao,Bo值,然后利用測井獲得的孔隙度計算P=Ao/Φ–Bo中的P值;
Ao和Bo是根據突破壓力P和孔隙的倒數1/Φ之間的線性關系擬合的系數;
P為突破壓力值,單位為MPa;
Φ為孔隙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疊合盆地致密碳酸鹽巖蓋層封蓋性能的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將通過單井測井曲線獲得的孔隙度參數。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疊合盆地致密碳酸鹽巖蓋層封蓋性能的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孔隙度參數帶入突破壓力公式P=Ao/Φ–Bo中,獲得研究區該層段未測試深度以及研究區其它井相應層段的突破壓力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未經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9108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監測共享交通工具使用狀態的系統
- 下一篇:不合規騎乘的檢測裝置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