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機動車的電池保持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89766.2 | 申請日: | 2017-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643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A·弗雷恩;G·弗羅斯特;C·漢丁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特勒爾汽車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04 | 分類號: | B60K1/04;H01M50/249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鴻達 |
| 地址: | 德國帕***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機動車 電池 保持 | ||
1.用于機動車的電池保持架(1),該電池保持架(1)具有:底板(2)以及在側向至少部分地環繞的框架(3),它們構造成板材構件,其特征在于:底板(2)設計成盆形的并且由多層的層狀復合鋼(7)制造成板材成形構件,其中,層狀復合鋼(7)的位于外側的外層(10)由抗銹的鋼合金構成,其中,底板(2)是經淬火的,其中,中間層(12)由經淬火的鋼合金構成,外層和中間層材料鎖合地聯接,層狀復合鋼通過軋制制成,其中,電池保持架(1)制造成熱成形的且加壓淬火的構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保持架(1)具有頂蓋(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底板(2)和/或框架(3)由三層的層狀復合鋼(7)構成,其具有內側外層(8)、中間層(12)和外側外層(10)。
4.如權利要求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電池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保持架構造成用于起動電池的電池保持架(1),或者所述電池保持架構造成用于混合動力車的或電動車的驅動電池的電池保持架(1)。
5.如權利要求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電池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底板(2)和框架(3)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并且相互聯接,或者底板(2)和框架(3)由相同的材料構成。
6.如權利要求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電池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底板(2)和框架(3)構造成整體的和材料統一的。
7.如權利要求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電池保持架,其特征在于:電池保持架(1)構造成用于整合在機動車車身內的結構構件。
8.如權利要求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電池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框架(3)是經淬火的。
9.如權利要求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電池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底板(2)的抗拉強度Rm大于1300MPa。
10.如權利要求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電池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底板(2)的抗拉強度Rm大于1700MPa。
11.如權利要求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電池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框架(3)的抗拉強度Rm大于1300MPa。
12.如權利要求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電池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框架(3)的抗拉強度Rm大于1700MPa。
1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框架(3)和頂蓋(5)密封地相互聯接。
1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框架(3)和頂蓋(5)通過力鎖合密封地相互聯接。
1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框架(3)和頂蓋(5)通過密封劑密封地相互聯接。
1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內側外層(8)和外側外層(10)分別比中間層(12)更薄。
17.如權利要求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電池保持架,其特征在于:中間層(12)具有相當于總厚度(GD)的50%至95%的厚度。
1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內側外層(8)構造得比外側外層(10)更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特勒爾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本特勒爾汽車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976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判斷輪胎狀態、警報方法及利用其的智能輪胎
- 下一篇:一種安全性高的充電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