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罐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188666.8 | 申請日: | 2017-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439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林雅洋;白野太一;川越政子;刑部吉記 | 申請(專利權)人: | 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41J2/175 | 分類號: | B41J2/175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車文 |
| 地址: | 日本愛知***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罐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罐。該罐安置于具有液體消耗部的裝置,并積存向該液體消耗部供給的液體,具備殼體,該殼體具有:液體積存室,由第一面及與該第一面不同的第二面來劃定,并積存上述液體;注入口,用于向上述液體積存室注入上述液體;及液體流出口,使上述液體從上述液體積存室朝向上述液體消耗部流出,上述殼體具備:框架;第一膜,構成上述第一面的至少一部分;及第二膜,構成上述第二面的至少一部分。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能夠通過液體注入口來補充液體的罐。
背景技術
已知有具備能夠補充墨液的罐和從噴嘴噴出從該罐供給的墨液并向用紙記錄圖像的記錄頭的打印機(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12-51306號公報)。當罐內(nèi)的墨液被消耗時,使用者能夠從罐的液體注入口補充積存于瓶內(nèi)的墨液。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希望在罐中積存盡可能多的墨液。另一方面,希望罐的占有空間盡可能小。
本發(fā)明鑒于前述的情況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將罐的占有空間維持得較小并增多能夠積存于罐的液體量的罐。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形態(tài),提供一種罐,安置于具有液體消耗部的裝置,并積存向該液體消耗部供給的液體,其中,所述罐具備殼體,該殼體具有:液體積存室,由第一面及與該第一面不同的第二面劃定,并積存上述液體;注入口,用于向上述液體積存室注入上述液體;及液體流出口,使上述液體從上述液體積存室朝向上述液體消耗部流出,上述殼體還具備:框架;第一膜,構成上述第一面的至少一部分;及第二膜,構成上述第二面的至少一部分。
根據(jù)上述結構,殼體的第一面及第二面這雙方由薄的膜構成。由此,能夠實現(xiàn)罐的小型化。而且,不用改變罐的外形尺寸就能夠增多積存于液體積存室的液體的量。
在本發(fā)明的形態(tài)涉及的罐中,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是彼此對向的面。
根據(jù)上述結構,能夠縮短沿著第一面與第二面的對向方向的罐的長度。
在本發(fā)明的形態(tài)涉及的罐中,上述第一膜的一部分與上述第二膜的一部分對向。
根據(jù)上述結構,能夠增加在第一面及第二面中由膜構成的部分的比例。由此,不用改變罐的外形尺寸就能夠增多積存于液體積存室的液體的量。
在本發(fā)明的形態(tài)涉及的罐中,上述第一面與上述第二面平行。
根據(jù)上述結構,能夠縮短對向的膜間的間隔。由此,能夠實現(xiàn)罐的小型化。
在本發(fā)明的形態(tài)涉及的罐中,上述第一膜及上述第二膜熔敷于上述框架。
根據(jù)上述結構,由于膜熔敷于殼體,因此能夠降低液體積存室內(nèi)的液體從膜與殼體的間隙漏出的可能性。
在本發(fā)明的形態(tài)涉及的罐中,上述框架為具有第一邊、比該第一邊短的第二邊及比該第二邊短的第三邊的大致長方體形狀。上述第一面及上述第二面各自具有上述第一邊和上述第二邊。
根據(jù)上述結構,能夠增大第一面及第二面的面積。由此,能夠增加在殼體中由膜構成的部分的比例。其結果是,不用改變罐的外形尺寸就能夠增多積存于液體積存室的液體的量。
在本發(fā)明的形態(tài)涉及的罐中,上述殼體具備:第一線,設置在與積存于上述液體積存室的上述液體為第一量時的液面對應的位置;及第二線,設置在與積存于上述液體積存室的上述液體為比上述第一量少的第二量時的液面對應的位置。在積存于上述液體積存室的上述液體的液面處于上述第一線與上述第二線之間的至少一個狀態(tài)下,該液面的外緣中由上述第一膜或上述第二膜劃定的部分的長度比既未通過上述第一膜也未通過上述第二膜劃定的部分的長度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未經(jīng)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86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維護裝置、液體噴射裝置
- 下一篇:液體消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