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野茶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87549.X | 申請日: | 2017-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015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光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光達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C21/00;C05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孫巍 |
| 地址: | 422607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野生茶 種植 野茶 價值最大化 生長條件 生態環保 產業化 茶樹 施用 整地 化肥 農藥 土地 保證 管理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野茶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選地;(2)整地;(3)種植;(4)管理。本發明在整個種植過程中,不施用任何化肥和農藥,保證了茶樹的生長條件生態環保,充分有效的利用土地,實現價值最大化,能提高野生茶的產量,實現產業化,滿足目前市場對野生茶的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野茶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野生茶,茶葉因種生而容易變異,多為小喬木或喬木,樹齡幾十年至幾百上千年不等,嫩葉無毛或少毛,葉緣有稀鈍齒或全無鋸齒,因葉片革質肥厚,不易揉捻成條索,毛茶顏色多呈墨綠色,主副葉脈粗壯而明顯,茶菁多呈墨綠色,茶性滑柔而質重,香氣深沉而特異,口感刺激性很低,但水甜回甘長且穩定,耐泡度比常茶高2至3倍有余,是茶中極品,不可多得,野生茶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生長且無人管理的純粹野茶;一種是人工栽培管護后被遺棄年久的茶樹,不使用農藥、化肥,只進行適當的翻土處理,目前,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野生茶由于其純天然特性,滿足了人們對凈水潔食的需求,也就成了追捧的焦點。
野生茶具有以下特點:1、耐泡,耐泡度比茶園茶高2至3倍有余,沖至7、8泡依然湯色嫩綠明亮而不濁,滋味持久堅韌;2、野生茶可清涼解署、健身消食、治胸腹脹痛、除煩躁咳嗽,長期飲用對多種疾病均有一定的療效是真正的純天然保健飲品;3、生態:在海拔較高的深山中生長,生長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化肥,終年與闊葉林、野花等植物共同生長;野生茶的口感比茶園的茶要霸道,獨特,耐泡度高,營養成分較為豐富。
目前,市場上的野茶分兩種,自然型野茶和栽培型野茶,自然型野茶,自然生長于山野林間,因野生茶分布零散,采摘麻煩,而且一年大多只可采春茶,最為難得,栽培型野茶指人工栽培的茶樹,因無人管理,茶園荒蕪,幾十年的自然生長后,重復開發利用的茶樹,因此類茶園較少,故栽培型野茶產量也不大;大多野生茶處在只采不管的狀態,伴隨著各種病蟲害的發生,由于生長在植物覆蓋率較高的山區,許多茶樹還被藤蔓纏繞,使得產量受到嚴重影響,目前市場上可喝到的野生茶數量較少,價格也比常茶高。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種野茶的種植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野茶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選擇海拔在800~1200m的赤紅壤,年平均降雨量為1500~1800mm,土壤相對含水量在75%;
(2)整地:將土壤深翻,將蓬松料與土壤按0.4~0.6∶1.6的重量比混合,拌勻,噴施營養劑,所述蓬松料是將秸稈、木屑和谷殼按0.6~0.9∶0.4~0.7的重量比混合,在100~120℃下,蒸6~10min,所述的營養劑由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組成:芍藥5~7份、太子參6~9份、金銀花5~8份、白扁豆9~14份、平貝母4~6份、蚯蚓糞3~5份、檸檬酸/草木灰6~9份;所述營養劑,稱取原料,得混合料,加入混合料3~5倍的水,煎煮1~2h,過濾得第一次濾液;加入濾渣2.5~4.5倍的水,煎煮1~2h,過濾的第二次濾液;加入第二次濾渣2~3倍的水,煎煮60~90min,過濾得第三次濾液,第三次濾渣瀝干備用,將三次過濾所得濾液混合,加入檸檬酸/草木灰,即得到營養液;將第三次濾渣,在120~140℃下烘干至含水量在35~40%,粉碎,過600~700目篩,在種植前,將粉碎后的濾渣按每穴5~7kg的量填入穴中;在噴施營養劑過程中,調節土壤PH為5~6.5;
(3)種植:將野生茶幼苗按株距3~4m×行距3~4m的密度進行種植,采用大穴定植,穴深50~55cm,穴寬55~60cm,在種植前33~35h,將野生茶幼苗根部浸泡于處理劑中4~6h,其中處理劑將圓褐固氮菌和水按0.21~0.27∶1的重量比混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光達,未經劉光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754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檉柳扦插繁殖技術
- 下一篇:一種油茶樹的培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