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抑制海洋建筑物樁基礎海底沖刷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87392.0 | 申請日: | 2017-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691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9 |
| 發明(設計)人: | 高永濤;李想;嚴瓊;張詩淮;任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D31/06 | 分類號: | E02D31/06;E02D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廣友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張仲波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抑制 海洋 建筑物 樁基礎 海底 沖刷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抑制海洋建筑物樁基礎海底沖刷的裝置,屬于地基處理工程技術領域。該裝置包括樁、加固鋼管、地基沖刷破壞臨界線、鋼管頂部包絡線、混凝土、切削頭、夯管頭和夯管錘,加固鋼管在海底圍繞樁基礎緊密排列,布滿地基沖刷破壞臨界線,加固鋼管壓入深度超過地基沖刷破壞臨界線,加固鋼管頂部沿徑向逐漸延伸,形成鋼管頂部包絡線,加固鋼管間縫隙與上部空腔澆筑混凝土。該裝置設計合理,具有加固強度大、施工便捷、縮短工期等優點,能有效地抑制海底沖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基處理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抑制海洋建筑物樁基礎海底沖刷的裝置。
背景技術
可再生能源對國家乃至全球能源政策越來越重要,利用可再生能源引起的投資額逐漸增長,海上可再生能源裝置包括潮汐能裝置、波浪能裝置以及近海風輪機,風輪機(風力發電機或其它風能捕獲裝置)通常是安裝在塔架上的多葉片裝置,該塔架利用單樁或者三樁固定在適當位置上。單樁式安裝的近海風輪機易于受海底沖刷影響(例如潮汐變化、暴雨天氣造成),海底沖刷將使單樁風輪機底座周圍的海床產生移動。
據調查,在沒有沖刷防護的風輪機單樁周圍,對單樁的沖刷深度比該單樁的直徑大1.5倍左右,沖刷的存在需要單樁在長度上附加8-10米以用來確保足夠的結構穩定性。傳統的近海風輪機沖刷防護通常采用裝甲防護,例如圍繞樁底部鋪設一層巖石,通常巖石的直徑大約為50-100cm,在較小巖石間縫隙依然很大,防沖刷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傳統的方法會產生局部沖刷從而導致沖刷界限擴大。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新的沖刷防護方法,來有效解決海底沖刷問題,對于我國海上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發展具有重大推動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從加固地基和抑制海水沖刷兩方面著手,提供一種抑制海洋建筑物樁基礎海底沖刷的裝置。
該裝置包括樁、加固鋼管、混凝土、切削頭、夯管頭和夯管錘,該裝置在海底設有地基沖刷破壞臨界線,加固鋼管在海底圍繞樁緊密排列,布滿地基沖刷破壞臨界線,加固鋼管壓入深度超越地基沖刷破壞臨界線,加固鋼管頂部沿徑向逐漸延伸,形成鋼管頂部包絡線,加固鋼管間縫隙與上部空腔澆筑混凝土,切削頭設置在加固鋼管下端部,夯管頭緊密結合在加固鋼管上端部,夯管錘連接在夯管頭上部。
其中,加固鋼管采用圓形鋼管,直徑與樁直徑相同,也可以可根據實際加固情況合理選擇波紋鋼的材質、厚度、直徑等參數,加固鋼管圍繞樁緊密排列,既可以加固沙土,增強沙土自身強度,也可以擠壓樁,增強樁穩定性。
地基沖刷破壞臨界線深度為樁直徑的1.5-3倍,地基沖刷破壞臨界線與樁之間角度為30-60°范圍可延伸到幾米,可根據實際地質情況確定。
鋼管頂部包絡線是由加固鋼管頂部形成,外圍加固鋼管頂部與地面相平,由外向內沿著徑向方向逐漸升高,起抑制海水沖刷的作用,也避免產生局部沖刷。
混凝土澆筑厚度不低于鋼管頂部包絡線,既可以填充鋼管空腔,增強鋼管上部強度,抵抗海水沖刷,也可以加固巖土,防止海水沖刷。
壓入加固鋼管采用夯管法施工,切削頭位于加固鋼管端部,切割土體,便于加固鋼管壓入巖土;夯管頭與加固鋼管搭配使用,夯管頭與加固鋼管緊密貼合,防止壓加固入鋼管過程中產生滑動;夯管錘采用氣動夯管錘,亦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其它夯管錘。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裝置一方面,加固鋼管增強了樁基礎自身強度,為樁提供穩定支撐;另一方面,加固鋼管與混凝土結合,既加固了巖土基礎,同時又能夠很好的抑制海水的沖刷。具有加固效果強、減弱海水沖刷效果明顯、減少樁附加長度等優點。本發明施工成本較傳統方法高,適用于加固要求較高的樁基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抑制海洋建筑物樁基礎海底沖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抑制海洋建筑物樁基礎海底沖刷裝置結構俯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科技大學,未經北京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73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