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手雙腿合力騎行合金自行車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87247.2 | 申請日: | 2017-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978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9 |
| 發明(設計)人: | 程昱之;吳語嫣;余伊尼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立意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M1/12 | 分類號: | B62M1/12;B62M1/10;B62M3/00;B62K21/18;B62K21/12;C22C38/50;C22C38/44;C22C38/04;C22C38/00;C22C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24 浙江省溫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手 雙腿 合力 合金 自行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行車領域,國際專利分類為B62M,尤其是一種雙手雙腿合力騎行合金自行車。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在騎各類自行車時,只能用雙腿加力,當長距離高速騎行或長距離上坡 騎行時,需要長時間施加較大的動力,雙腿常常處于疲勞狀態。 此時雙臂、胸部、腰部、腹部 基本處于休閑狀態,感覺較為輕松。 傳統自行車限制了人的整體力量的發揮,達不到騎自行車時,全身運動、高效快速的效果。我國一項授權發明專利“帶有上肢體輔助驅動裝置”,申請號為 200910017427.1,做到將手臂力量輔助雙腿,但該申請存在如下問題 :首先是轉向加力總成和傳動換向總成是分體設計的,并分別固定在橫梁下方的支架 上,結構復雜、松散,機械傳動過程中動力損耗較多,且不美觀;其次是萬向節聯軸器在使用過程中容易被擠壓損壞,致使方向控制不靈活,嚴重時會出現危險;最大的不合理之處是采用 3 級鏈條傳動,不僅動力損耗大,且腳踏鏈輪和后輪鏈輪之間的鏈條容易 脫落,脫落的鏈條被擠在腳踏軸上的兩個鏈輪之間,修復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采用杠桿輔助做功,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騎行便捷的自行車,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實現高效騎行、提高速度的目的。具體方案如下:
雙手雙腿合力騎行合金自行車,包括轉向車把、前叉轉向軸、車前輪組件、轉向前橫桿、車后輪組件、輪叉架、車體主架、中軸鏈輪、傳動鏈條、右腳蹬拐件、左腳蹬組件和車座椅,所述的轉向車把下方固定著轉向立桿,所述的車體主架上有前叉通孔,前叉通孔與所述的前叉轉向軸之間為可旋轉配合;車架后斜梁上端活動固定著車座椅;車架后接頭與后叉板架之間由擺轉軸銷可擺轉連接固定,后叉板架與座椅柱管下端之間固定連接著緩沖彈簧,后輪叉柄上固定著車后輪組件以及輪飛輪;車架中軸管有中軸通孔,中軸通孔內可旋轉固定著鏈輪中軸,盤面鏈輪與后輪飛輪之間由傳動鏈條傳遞扭矩,作為改進:
所述的車體主架上梁有橫梁槽孔,橫梁槽孔兩側有成對的擺桿支座,擺桿支座上有支座通孔;支座通孔上可擺轉固定著所述的助力擺桿,助力擺桿包括下直擺桿和下拐擺桿,下拐擺桿下端有擺桿連孔,下直擺桿中段上有支撐圓孔,下直擺桿上端為上擺圓桿;助力連桿兩端分別有連桿擺孔圈和連桿蹬孔圈;連桿擺孔圈與擺桿連孔之間由連擺軸銷鉸接,支撐圓孔與支座通孔之間由擺桿軸銷鉸接;所述的左腳蹬組件上有左腳蹬軸,左腳蹬軸與連桿蹬孔圈之間為可旋轉配合;所述的轉向立桿下端為轉向套管,轉向套管與上擺圓桿之間為可旋轉配合;
轉向鋼軸兩端分別有擺桿球頭和前叉球頭,兩側的對稱同軸桿外端面上均有成對同軸端蓋,兩側的成對同軸端蓋分別可空間擺轉固定著兩側的擺桿球頭;轉向前橫桿兩端面上均有成對前桿端蓋,兩側的成對前桿端蓋分別可空間擺轉固定著兩側的前叉球頭;
所述的對桿半球凹面和對蓋半球凹面以及前桿半球凹面和前蓋半球凹面表面均有一層0.32-0.34毫米厚的硬質鉻合金鍍層,所述的擺桿球頭和前叉球頭(122)采用銅基粉末冶金自潤滑耐磨材料。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左腳蹬組件包括左腳蹬軸、腳蹬套板、套板螺釘、腳蹬擋圈和腳蹬螺母,左腳蹬軸一端有套板螺孔,左腳蹬軸另一端依次有蹬軸擋肩、蹬軸硬面段、蹬軸鏈輪段和蹬軸螺柱,套板螺孔上配合有套板螺釘擋住腳蹬套板,腳蹬套板可旋轉固定套在左腳蹬軸上,蹬軸硬面段與連桿蹬孔圈之間為可旋轉配合,蹬軸鏈輪段位于蹬軸固定孔之中,蹬軸固定孔內側有腳蹬螺母與蹬軸螺柱配合緊固,蹬軸固定孔內側有腳蹬擋圈,腳蹬擋圈套在蹬軸鏈輪段上,連桿蹬孔圈位于腳蹬擋圈與蹬軸擋肩之間有1.4-1.6毫米軸向間隙。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轉向立桿下端為轉向套管,轉向套管與上擺圓桿之間為可旋轉配合;轉向套管與轉向圓環管之間有過渡椎管,轉向圓環管外圓上對稱布置有對稱同軸桿,對稱同軸桿軸心線與所述的擺桿軸銷軸心線位于同一高度,轉向圓環管內徑尺寸是成對的擺桿支座外輪郭尺寸的1.15-1.25倍。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兩側的對稱同軸桿外端面上均有對桿螺孔和對桿半球凹面,對桿半球凹面上有對桿半口;成對同軸端蓋內端面上有對蓋通孔和對蓋半球凹面,對蓋半球凹面上有對蓋半口;對蓋螺釘穿越對蓋通孔與對桿螺孔配合,將成對同軸端蓋內端面緊貼著對稱同軸桿外端面固定,對桿半口與對蓋半口組成完整方口供轉向鋼軸穿梭擺動,對桿半球凹面與對蓋半球凹面之間包容著所述的擺桿球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立意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溫州立意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724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行車操作系統、卷取裝置和自行車操作設備
- 下一篇:一種新型電動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