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減震套裝校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86121.3 | 申請日: | 2017-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563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華莉;曹義;孫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5B11/02 | 分類號: | B25B11/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知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發軍 |
| 地址: | 450064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減震 套裝 校正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汽車減震套裝校正裝置,包括支撐底座,支撐底座上設置豎直板和凸臺,豎直板前端面開設導軌,導軌內設置限位支柱、上夾具和下夾具,上夾具包括上支柱和上卡件,下夾具包括下支柱和下卡件,上支柱設置豎直方向的第一螺紋孔,下支柱上設置豎直方向的第二螺紋孔,第一螺紋孔和第二螺紋孔的內螺紋方向相反,第一螺紋孔和第二螺紋孔內設置第一螺紋桿,第一螺紋桿中間位置設置棘輪機構。本發明通過在豎直板上設置的限位支柱、上夾具和下夾具,可以對不同尺寸的減震器進行限位,不僅安裝簡單、操作方便,而且實現了一個設備適用于不同型號、尺寸的減震套裝的校正作業。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維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減震套裝校正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減震套裝是汽車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有效減少車架與車身的振動,對汽車行駛的平順性和舒適性具有重要意義,汽車減震套裝通常包括減震器和彈簧,車輛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減震套裝作為承載車身振動產生的沖擊力的緩沖部件,屬于易損配件。車輛長期行駛在路況較差的路段或者由于不良駕駛習慣(頻繁踩剎車、猛踏油門),均會造成彈簧發生不可逆的變形、彈簧行程縮短等現象,不僅影響車輛的舒適性,而且長時間持續使用會造成彈簧和減震器之間的磨損造成異響,此時需要對彈簧進行校正防止造成減震器密封不良發生漏油現象,然而在校正彈簧時存在以下技術問題:由于市場上減震套裝的型號存在差異,例如彈簧的直徑存在差異、同一彈簧的兩端的直徑存在差異以及彈簧鋼的材質、外徑和表面處理工藝等存在差異,同時減震器的多個零部件也存在不同,例如套筒和活塞的尺寸、彈簧壓板30和承載件26的結構均存在不同(如圖1所示球頭式承載件和U形頭式承載件)。所以在固定減震套裝和校正彈簧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彈簧和減震器搭配設計相對應的卡具對兩者進行安裝更換。
授權公告號CN203752027U提供的一種汽車減震器夾具,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安裝板,所述底座和安裝板之間連接至少一根立柱,所述底座上固設有一V型塊,所述安裝板的兩側對稱地插設有一夾緊組件以及與所述夾緊組件內側相連的復位夾緊彈簧,所述夾緊組件包括與所述安裝板活動連接的夾爪和互換塊,所述互換塊包括固定部和夾緊部,所述固定部上設置有位置錯開的兩個定位孔,所述固定部水平插設于所述夾爪的方孔中,所述夾爪的上端面穿設有兩個間隔對齊的彈簧柱塞,且所述彈簧柱塞的底端與所述定位孔相匹配。該結構的不足之處:該裝置僅僅用于減震套裝或者減震器的固定,并不適用于彈簧與減震器的安裝,而且使用過程中使用人工將減震器推入兩個夾爪之間,在推進的過程中由于自復位彈簧的彈力較強,該工位的作業員的工作負荷量較大。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汽車減震套裝校正裝置,通過設置滑動的上夾具和下夾具,可以對不同尺寸的彈簧進行夾緊,同時通過滑動限位支柱和壓板,可以對不同尺寸的減震器進行限位,不僅安裝簡單、操作方便,而且實現了一個設備適用于不同型號、尺寸的減震套裝的校正作業。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汽車減震套裝校正裝置,包括支撐底座,所述支撐底座上端面設置豎直板和凸臺,所述豎直板前端面設置導軌,所述導軌內自上而下設置限位支柱、上夾具和下夾具,所述限位支柱前端面設置壓板,所述上夾具包括上支柱和設置在上支柱前端面的上卡件,所述下夾具包括下支柱和設置在下支柱前端面的下卡件,所述上支柱設置豎直方向的第一螺紋孔,所述下支柱上設置豎直方向的第二螺紋孔,所述第一螺紋孔和第二螺紋孔的內螺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紋孔和第二螺紋孔內設置第一螺紋桿,所述第一螺紋桿兩端設置與第一螺紋孔和第二螺紋孔相匹配的外螺紋,所述第一螺紋桿中間位置設置棘輪機構,所述棘輪機構上設置操作手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科技學院,未經鄭州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612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