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斑馬魚進行水質毒性監測預警的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85687.4 | 申請日: | 2017-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858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3 |
| 發明(設計)人: | 許銳杰;藍文林;楊金蘭;黃振中;李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貝源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18 | 分類號: | G01N33/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75 廣東省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斑馬 進行 水質 毒性 監測 預警 系統 | ||
1.利用斑馬魚進行水質毒性監測預警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檢測池、斑馬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斑馬魚進行水質毒性監測預警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步驟如下:
(1)、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底部設有斜板機構;
(2)、將源水持續充入第一沉淀池,通過溢流原理第一沉淀池的水會溢向第二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的水會溢向第三沉淀池;
(3)、經過三道斜板機構過濾泥沙得以沉淀,清水進入檢測池;
(4)、將斑馬魚放置于檢測池內部;
(5)、監測斑馬魚在檢測池內部的反應;
(6)、斑馬魚出現不良反應時及時對水質取樣分析;
(7)、根據取樣分析結果得處水質結論;
(8)、每天上午及下午(9:00,16:00)投喂各1次,每次投喂量以斑馬魚5分鐘之內吃完為宜。每天(9:30)清理1次殘餌及魚類糞便;
(9)、試驗魚有病變情況要及時撈出清理,并對魚缸進行消毒。工具及魚缸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
(10)檢測池試驗魚期更換,更換周期2-4周。選擇精壯、體質良好的個體供給檢測池使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斑馬魚進行水質毒性監測預警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步驟(4)中,斑馬魚放置的尾數為20-30條。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斑馬魚進行水質毒性監測預警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步驟(5)中,監測斑馬魚的內容為:繁殖產卵、相殘情況、魚類攝食、聚群。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斑馬魚進行水質毒性監測預警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步驟(6)中,斑馬魚不良反應的內容為:個別魚出現呆滯、尾巴下垂、在水中懸停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貝源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貝源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568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污染檢測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用于切縫藥包水下爆炸測試實驗的裝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