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站、用戶設備中的用于多天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85639.5 | 申請日: | 2017-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330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朗帛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04 | 分類號: | H04W72/04;H04L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閔***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站 用戶 設備 中的 用于 天線 傳輸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站、用戶設備中的用于多天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用戶設備依次執行接收第一無線信號和發送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確定L個天線端口組集合。第一天線端口組集合和第二天線端口組集合是所述L個天線端口組集合中的兩個所述天線端口組集合。第一天線端口組是與所述第一天線端口組集合中的一個天線端口組關聯的一個天線端口組。第二天線端口組是與所述第二天線端口組集合中的一個天線端口組關聯的一個天線端口組。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確定所述用戶設備是否能夠同時接收被所述第一天線端口組和所述第二天線端口組同時發送的無線信號。本發明可以靈活地支持針對提高傳輸魯棒性和靈活調度的波束信息上報。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無線通信系統中的無線信號的傳輸方案,特別是涉及多天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大規模(Massive)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成為下一代移動通信的一個研究熱點。大規模MIMO中,多個天線通過波束賦型,形成較窄的波束指向一個特定方向來提高通信質量,一個發送波束和一個接收波束組成了一個波束對。在FDD系統中,基站通過UE對下行波束掃描(beam sweeping)的報告獲得下行波束對信息。但是使用一對較窄的波束對傳輸信令或者數據,會存在由于被移動物阻擋或者UE(User Equipment,用戶設備)移動導致實際傳輸時可靠性較低的問題。為了提高物理層信令的傳輸可靠性,在3GPP RAN-1NR的討論中,有公司提出使用多個波束對在不同的時間資源池發送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這種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使用波束對傳輸物理層信令的可靠性。為此,UE需要在波束對信息上報時上報多個波束對。
發明內容
發明人通過研究發現,UE上報的多個波束對不僅可以用于對抗阻擋,還可以用于基站對發送波束進行靈活調度。用于對抗阻擋而上報的多個波束應當屬于不同的路徑,而用于對發送波束進行靈活調度而上報多個波束則無此限制。UE能否同時接收多個路徑和UE的射頻配置相關,在UE裝備多個天線面板(panel)且每個面板具有獨立的射頻鏈路的情況下,UE可以同時使用兩個不同的接收波束接收分別對應不同面板的兩個發送波束,因此基站可以同時使用所述兩個發送波束以提供發送的魯棒性。但也不能排除具有多個天線面板的UE上報的幾個路徑之中有兩條路徑關聯同一個面板的情況。
針對上述問題,本申請提供了解決方案。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和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組合。例如,本申請的基站中的實施例和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應用到用戶設備中,反之亦然。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被用于多天線傳輸的用戶設備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接收第一無線信號;
-步驟B.發送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
其中,K個天線端口組被用于發送所述第一無線信號。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確定L個天線端口組集合。所述L個天線端口組集合中的任意一個天線端口組是所述K個天線端口組中的一個天線端口組。所述K和所述L都是大于1的正整數。第一天線端口組集合和第二天線端口組集合是所述L個天線端口組集合中的兩個所述天線端口組集合。第一天線端口組是與所述第一天線端口組集合中的一個天線端口組關聯的一個天線端口組。第二天線端口組是與所述第二天線端口組集合中的一個天線端口組關聯的一個天線端口組。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確定所述用戶設備是否能夠同時接收被所述第一天線端口組和所述第二天線端口組同時發送的無線信號。
作為一個實施例,上述方法的好處在于,用戶設備可以上報多條路徑相關的多個波束對,基站可以通過所述天線端口組集合區分路徑,同時通過所述第二信息確定所述多條路徑中的兩條路徑的波束對是否可以被同時使用以提高傳輸效率。
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無線信號是K個參考信號組,所述K個天線端口被分別用于發送所述K個參考信號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朗帛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朗帛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563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