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的輻射監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85287.3 | 申請日: | 2017-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6783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6 |
| 發明(設計)人: | 韓志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君安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T1/02 | 分類號: | G01T1/02;G01T1/16;G01T7/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電子計算機 斷層 掃描 裝置 輻射 監測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的輻射監測系統,解決了當檢查完畢后,醫院的工作人員不會直接將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進行關閉,開機的狀態下,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依舊會產生少量的輻射,長時間、多次的輻射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的問題,其技術方案要點是:還包括輻射檢測裝置、主控終端、顯示裝置、提示裝置、通知裝置;主控終端中的預先保存有最高允許輻射信號,當發射檢測信號大于最高允許輻射信號時,提示裝置以實現提示且通知裝置發出通知,本發明的一種基于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的輻射監測系統,可以使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在開機卻不使用時,進行輻射量的進行實時檢測,并且進行有效提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監測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基于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的輻射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也叫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機或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術,英文名叫Computed Tomography,我們通常把他叫做CT。CT是利用精確準直的X線束、γ射線、超聲波等,與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一同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作一個接一個的斷面掃描,具有掃描時間快,圖像清晰等特點,可用于多種疾病的檢查;根據所采用的射線不同可分為:X射線CT(X-CT)、超聲CT(UCT)以及γ射線CT(γ-CT)等。
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的原理是:X射線對人體某個部位的層面做掃描,由探測器接收透過人體的X射線,轉變為可見光后,由光電轉換變為電信號,再轉為數字輸入計算機處理。
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還可做成立體的影像,成像分辨率也比X光片高。主要用于疾病診斷,也就是有相應癥狀或某些疾病的高危人群,醫生才會建議做CT。另外,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的掃描速度非常快,急診一般都會選擇CT。
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中包括了:
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動力堆核燃料循環范疇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嚴密包層并呈固態的放射性材料。
射線裝置:是指X線機,加速器,中子發生器以及含放射性的裝置。
PET/C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儀),它利用正電子發射性核素(如18F.11C.13N.15O.)或其標記的物質(如18氟—脫氧葡萄糖,簡稱18F-DG)進行CT顯像檢查,此種檢查對腫瘤早期診斷,發現轉移灶,疾病的分期,觀察療效,評估預后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X射線的能量一般為幾十到幾百千電子伏,胸部透視一次約受到0.02毫希(mSV)的照射量,大約相當于國家規定的公眾年限值的五十分之一。不過病人在拍片時所受到的輻射劑量比透視要低的多,它們主要含有的放射性廢物(源)。
在醫院中,一旦有病人需要用到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時,就會將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打開,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在使用時會發出大量的射線進行檢查,當檢查完畢后,醫院的工作人員不會直接將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進行關閉,而是保持開機的狀態,此時,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依舊會產生少量的輻射,而輻射無法通過肉眼看到,并且工作人員無法第一時間直觀的感受到,因此,一旦出現大量輻射時,醫院的工作人員進入到CT室中,也無法覺察到,長時間、多次的輻射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還有改進的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的輻射監測系統,可以使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在開機卻不使用時,進行輻射量的進行實時檢測,并且進行有效提示。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基于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的輻射監測系統,包括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還包括用于檢測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上開機且不工作時的輻射量并輸出輻射檢測信號的輻射檢測裝置、用于接收輻射檢測信號并將輻射檢測信號進行上傳與保存的主控終端、與主控終端連接并實時顯示與當前的輻射量相對應的輻射指數的顯示裝置、與主控終端連接且用于進行本地提示的提示裝置、與主控終端連接且用于基地提示的通知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君安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君安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528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