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同步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84926.4 | 申請日: | 2017-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329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哲;唐浩;陳衛;張立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56/00 | 分類號: | H04W56/00;H04L5/00;H04W7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馮艷蓮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同步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同步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終端在第一下行載波上接收系統消息,系統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上行載波的頻域范圍,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下行載波的頻域范圍;其中,第一上行載波與第二下行載波之間頻率預同步;終端在第二下行載波上接收同步信號,從而獲得與第一上行載波的頻率同步。采用本申請中的同步方法,在NR?LTE共存中,終端能夠獲得與LTE上行載波的頻率同步,從而使得終端能夠使用LTE上行載波中的頻域資源進行上行傳輸,增強了NR網絡的覆蓋能力,也提升了LTE授權頻譜的資源利用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同步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無線通信系統中,終端和網絡基于無線電(radio)通信技術相互傳輸數據。但是,在傳輸數據之前,終端通常需要先接入網絡,與網絡建立連接(connection)。
不失一般性,終端與網絡間的連接,可簡記鏈路(link)。一段鏈路的兩個端點分別用于表征收發數據的兩個設備。一個端點表示享用網絡服務的設備,例如終端;另一個表示提供網絡服務的設備,例如基站。這兩個端點之間的連線用于表征數據傳輸的路徑。按照數據傳輸的方向,鏈路又分為上行鏈路(uplink,UL)和下行鏈路(downlink,DL)。
為了相互傳輸數據,終端與網絡間的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缺一不可。并且,為了保證數據傳輸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還需要相互配合。以數據重傳為例,終端在下行鏈路中接收數據,若檢測到數據傳輸失敗,終端需要在與該下行鏈路配合的上行鏈路中,反饋該數據的傳輸狀態為失敗,以觸發基站重新傳輸該數據。相應地,基站在該下行鏈路中發送數據后,也需要在與該下行鏈路配合的上行鏈路中監測終端的反饋。這種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間的配合,通常是長期和固定的,也被稱為是配對的(paired)或耦合的(coupled)。此時,終端和網絡間的連接,可理解為相互配對的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
為了合理且高效地利用頻率資源,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制定了無線電規則(Radio Regulations)。該規則對于無線電頻段(frequency band)的劃分(allocation),頻率信道(frequency channel)的指配(assignment)和使用,均有嚴格的規定。因此,商用的無線通信系統,一般只允許工作在符合ITU規定的無線電頻率范圍。以移動通信系統為例,移動通信系統被授權使用的頻率范圍,稱為該移動通信系統的授權頻譜。不同的移動通信系統,往往擁有不同的授權頻譜。
目前,4G LTE的工作頻段(operating band)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Thi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技術規范中已經作了規定。第五代(the 5thgeneration,5G)移動通信系統的技術規范正在研究和制訂當中。與4G相比,5G的傳輸方案和工作頻段需要重新設計。因此,5G的無線電技術在3GPP研究項目中被稱為5G新無線電(new radio,NR),有時也被稱為5G新空口(air interface)。例如,4G LTE的工作頻段1包括相互配對的上行工作頻段1920MHz~1980MHz和下行工作頻段2110MHz~2170MHz。5G NR中,為了滿足更高的峰值速率和系統容量的需求,預計會使用遠高于4G LTE的工作頻段。現階段,5G NR的候選授權頻譜,包括24.25GHz至86GHz的高頻波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492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