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和相關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84872.1 | 申請日: | 2017-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319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鄭娟;官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18 | 分類號: | H04L1/1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熊永強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傳輸 方法 相關 設備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和相關設備,該方法包括:第一設備在第一時間單元集合內向第二設備重復傳輸第一數據,所述第一數據是根據第一冗余版本和待傳輸的系統比特確定的,所述第一時間單元集合包括K個時間單元,K≥3,K為整數;當滿足第一條件時,所述第一設備在第M個時間單元停止傳輸所述第一數據,2≤M≤K,M為整數。能夠在K次重復傳輸系統比特中,確定所要傳輸的由該系統比特確定的數據,保證了數據傳輸的高可靠性和低時延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和相關設備。
背景技術
在傳統的LTE系統中,可通過采用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機制來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具體的,第一設備在向第二設備初次傳輸數據后,第二設備會針對第一數據傳輸的數據反饋HARQ-ACK,其中HARQ-ACK包括:確認應答(Acknowledgement,ACK)和否認應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當第一設備接收到NACK時,則需要再次向第二設備傳輸該數據,直至第一設備接收到ACK。傳統的HARQ機制下,能夠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但增加了數據傳輸的時延。也就是說,如果第一設備初次傳輸的數據沒有被第二設備正確接收的情況下,需要再次向第二設備傳輸該數據,直至接收到第二設備反饋的ACK。并且,第一設備有可能需要在接收到第二設備的調度信息的情況下,才能夠再次向第二設備傳輸數據。第一設備接收第二設備的調度信息以及再次傳輸數據的過程,均增加了數據傳輸的時延。
在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動通信標準的討論中,針對超可靠性低時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的場景,為了同時保證數據傳輸的高可靠性和低時延性,允許第一設備中存在待傳輸的信息比特時,對該待傳輸的系統比特進行K次重復傳輸(repetition)。這種方式在能夠保證數據傳輸的高可靠性的同時,也保證了數據傳輸的低時延性。
其中,第一設備不會直接將待傳輸的系統比特進行傳輸,第一設備是通過傳輸包含部分或全部待傳輸的系統比特的數據來實現傳輸系統比特。具體的,第一設備會對待傳輸的系統比特進行信道編碼等處理以生成所要傳輸的數據。第一設備在對該待傳輸的系統比特進行信道編碼后,會生成與該待傳輸的系統比特對應的冗余比特,并根據第一設備所使用的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確定所要傳輸的數據,該數據由系統比特和/或冗余比特構成??梢缘弥?,如果第一設備使用的冗余版本不同,則生成的所要傳輸的數據不同,即所要傳輸的數據中包括的系統比特和/或冗余比特的構成比例不同。如何確定第一設備在K次重復傳輸中所要傳輸的數據,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積極研究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和相關設備,能夠在K次重復傳輸系統比特中,確定每次所要傳輸的由該系統比特確定的數據,保證了數據傳輸的高可靠性和低時延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數據傳輸方法,應用于第一設備,所述方法可包括:
第一設備在第一時間單元集合內向第二設備重復傳輸第一數據,所述第一數據是根據第一冗余版本和待傳輸的系統比特確定的,所述第一時間單元集合包括K個時間單元,K≥3,K為整數;當滿足第一條件時,所述第一設備在第M個時間單元停止傳輸所述第一數據,2≤M≤K,M為整數。
結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設備在第一時間單元集合內向第二設備重復傳輸第一數據之前,還包括:當滿足第二條件時,所述第一設備確定重復傳輸所述第一數據;所述第二條件包括:所述第一設備從所述第二設備接收到配置信息,則所述第一設備確定重復傳輸第一數據,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與所述第一設備的傳輸資源相對應;或者,所述第一設備確定用于傳輸所述系統比特的傳輸碼率大于第一閾值,則所述第一設備確定重復傳輸第一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48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