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84854.3 | 申請日: | 2017-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319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3 |
| 發明(設計)人: | 呂永霞;馬蕊香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5/00 | 分類號: | 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強;李稷芳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傳輸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時分雙工系統中數據傳輸方法和裝置。所述方法包括:終端設備在下行控制部分接收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和第一下行參考信號;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第一下行數據部分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數據;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一下行參考信號和所述第一數據生成反饋信息;所述終端設備在上行反饋部分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反饋信息;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第二下行數據部分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二數據;其中,所述下行控制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數據部分、所述上行反饋部分和所述第二下行數據部分組成第一時間單元。通過實施這種方式,能夠降低通信系統中的傳輸時延。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移動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時分雙工系統中的數據傳輸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5G通信系統相對于4G通信系統的一大特征就是增加了對超可靠低時延業務(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的支持。URLLC的業務種類包括很多種,典型的用例包括工業控制,工業生產流程自動化,人機交互和遠程醫療等。URLLC業務的用戶面時延要求對于上下行均為0.5ms,上述要求僅適用于基站和終端都不處于非連續接收態(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時。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性能指標僅是個典型值,具體URLLC業務可能對時延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某些極端苛刻的工業控制需要端到端時延保持在0.25ms內。
由上可知,URLLC業務對于用戶的時延的有嚴格的要求,如何降低時延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降低通信系統中的傳輸時延,本申請描述了一種時分雙工系統中的數據傳輸方法及裝置。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時分雙工系統中的數據傳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終端設備在下行控制部分接收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和第一下行參考信號;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第一下行數據部分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數據;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一下行參考信號和所述第一數據生成反饋信息;所述終端設備在上行反饋部分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反饋信息;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第二下行數據部分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二數據;其中,所述下行控制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數據部分、所述上行反饋部分和所述第二下行數據部分組成第一時間單元;所述第一時間單元在時序上依次包括所述下行控制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數據部分、所述上行反饋部分和所述第二下行數據部分。
在第一方面的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數據與所述第二數據不同。
在第一方面的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數據和所述第二數據組成第一傳輸塊。
在第一方面的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時間單元包括一個子幀。
在第一方面的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終端設備從所述網絡設備接收上行反饋部分配置信息,所述上行反饋部分配置信息指示所述上行反饋部分的時頻資源位置。
在第一方面的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時間單元包括M個OFDM符號,M為正整數;所述上行反饋部分包括所述第一時間單元中的第N個OFDM符號,在N為偶數的情況下,N=M/2或N=M/2+1,在N為奇數的情況下,N=(M+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485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據發送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 下一篇:向固態硬盤寫入數據的方法及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