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門禁裝置及快速人臉識別認證通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84547.5 | 申請日: | 2017-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167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4 | 
| 發明(設計)人: | 錢桂宏;雷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習美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愛智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孟凡臣 | 
| 地址: | 84300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門禁 裝置 快速 識別 認證 通行 方法 | ||
1.一種門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支撐箱體(14a)和第二支撐箱體(14b),所述第一支撐箱體(14a)和第二支撐箱體(14b)的頂部安裝有頂部箱體(15),所述第一支撐箱體(14a)、第二支撐箱體(14b)和頂部箱體(15)共同構成門禁系統安裝裝置,該門禁系統安裝裝置內安裝有;
證件讀取裝置(3),用于讀取用戶證件信息,并將讀取的用戶信息傳輸至訪客管理主機(1);
若干個人臉識別攝像機,用于讀取和識別人臉圖像信息,并將人臉圖像信息傳輸至所述頂部箱體(15)內安裝的門禁控制主機(2),所述門禁控制主機(2)將讀取到的人臉信息傳輸至訪客管理主機(1),所述訪客管理主機(1)將讀取到的用戶證件信息與人臉圖像信息進行人證合一比對,比對成功自動錄入和保存該注冊用戶信息;比對不成功則輸出通過提示裝置輸出提示信號,提示裝置提示錄入不成功;
若干個移動傳感器,布置安裝在門禁的進口處和出口處,用于實時監測安全門(9)兩側設定距離內的人或物;在檢測到有人或物時,輸出信號至門禁控制主機(2),啟動所述個人臉識別攝像機進行人臉圖像信息識別;識別成功,門禁控制主機(2)輸出門禁控制信號;識別失敗,門禁控制主機(2)控制提示裝置輸出提示信號;
環境光傳感器,用于識別周圍光線環境,并將周圍光線強度信號實時發送至所述門禁控制主機(2)內設置的燈光控制器(2c);
若干個人臉補光燈,用于人臉識時對人臉從各角度進行補光,該人臉補光燈都分別安裝在角度調整電機上;角度調整電機與所述門禁控制主機(2)連接,根據所述門禁控制主機(2)的控制調整補光角度;
遮光裝置,用于在人臉圖像識別時根據光線強度調整遮光,獲得合適的亮度環境;
門禁傳動裝置(8),用于根據接收到所述門禁控制主機(2)的控制信號,控制所述安全門(9)開門或者關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防夾傳感器,所述防夾傳感器包括第一防夾傳感器(6b)、第二防夾傳感器(6a),該兩個防夾傳感器分別對稱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撐箱體(14a)和第二支撐箱體(14b)的內側,所述第一防夾傳感器(6b)和第二防夾傳感器(6a)都分別與所述門禁控制主機(2)連接;所述門禁控制主機(2)檢測到防夾傳感器輸出信號后,控制所述門禁傳動裝置(8)驅動安全門(9)以防夾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裝置包括顯示器(12)和揚聲器(13);
所述顯示器(12)安裝在所述頂部箱體(15),該顯示器(12)的信號端與所述門禁控制主機(2)連接,用于根據控制顯示圖像和播放視頻提示信息;
所述揚聲器(13)安裝在所述頂部箱體(15),該揚聲器(13)的信號端與所述門禁控制主機(2)連接,用于根據控制播放語音提示信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臉補光燈為LED多色點陣燈光裝置,該LED多色點陣燈光裝置與電動機連接;該電動機接受所述門禁控制主機(2)的控制,用于帶動改變LED多色點陣燈光裝置的照射方向進行補光。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門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夾傳感器和移動傳感器為紅外傳感器或光電傳感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門禁控制主機(2)還連接有輸出總線端子(11),該輸出總線端子(11)與其他門禁控制主機(2)進行級聯,或互聯網設備連接進行互聯,用于遠程控制、信息存儲和預警。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門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門禁遙控器(8a),與所述門禁控制主機(2)無線通信,用于發送控制信號,控制所述門禁傳動裝置(8)帶動安全門(9)打開或者閉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習美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新疆習美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454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