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溶性納米羥基硅酸鎂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83975.6 | 申請日: | 2017-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640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鵬霄;劉宇宏;金元生;雒建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3/22 | 分類號: | C01B33/22;B82Y40/00;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趙天月 |
| 地址: | 1000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溶性 納米 羥基 硅酸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制備油溶性羥基硅酸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硝酸鎂,硅酸鈉與氫氧化鈉溶于水中,以便得到第一溶液;
將所述第一溶液進行加熱保溫處理,以便得到第二溶液;
將所述第二溶液進行離心處理,以便得到中間體;以及
將所述中間體與偶聯劑進行偶聯處理,以便獲得所述油溶性羥基硅酸鎂,
其中,所述硝酸鎂,所述硅酸鈉與所述氫氧化鈉的質量比為1:(0.2-0.8):(1-20),
所述加熱保溫處理的條件為加熱到180-220攝氏度,并保溫16-21小時,
所述中間體與所述偶聯劑的質量比為1:0.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聯劑為硅烷偶聯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聯劑為選自SG-Si187、SG-SiF17和SG-Si191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聯處理包括:
將所述中間體分散于有機溶劑中,加熱至40-80度,加入所述偶聯劑,并攪拌1-2小時,以便得到第三溶液;
將所述第三溶液進行離心處理。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溶劑為一元醇。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溶劑為乙醇或丙醇。
7.一種油溶性羥基硅酸鎂,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溶性羥基硅酸鎂是利用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油溶性羥基硅酸鎂的方法得到的。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油溶性羥基硅酸鎂,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溶性羥基硅酸鎂呈管型,管徑為15-25nm,長度為450-55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397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孔容高分散白炭黑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利用硅鈣渣制備雪硅鈣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