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空調設備送風的離心送風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82831.9 | 申請日: | 2017-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78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韓長林;汪長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天鵝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28 | 分類號: | F04D29/28;F04D29/3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空調設備 送風 離心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調送風裝置領域,具體是一種可以增大空調送風范圍和間歇性的用于空調設備送風的離心送風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空調設備應用領域不斷的擴大,人及電子設備對空調設備的送風方式有了新的要求,而送風風口的結構形式決定了空調的送風質量和降溫的效果,目前使用的風口主要是手動或電動撥片式風口,該風口的送風范圍有限,風只能對著一個方向直吹滿足不了要求。比如在一些駕駛室和方艙中,撥片式風口往往滿足不了室內人員和儀器的要求,需要增加風道以達到艙內整體降溫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空調設備送風的離心送風裝置,使空調送風的范圍更廣,使調節空間的降溫效果更加的均勻。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空調設備送風的離心送風裝置,包括有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上端設有進風口,殼體底部的四周分別設有多個出風口,殼體的下端設有下出風口,殼體的內部安裝有葉輪,所述葉輪的中部設有通風口,所述通風口的上端與所述的進風口相對應,通風口的下端與所述的下出風口相對應,所述葉輪的葉輪腔分別與所述的多個出風口相對應。
所述的用于空調設備送風的離心送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風口與所述葉輪的軸線同心。
所述的用于空調設備送風的離心送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輪的葉片分布均勻,且葉片具有一定的厚度,使得葉片與葉片之間形成的葉輪腔具有非連續性。
本發明在工作時,空調設備送出的冷風從進風口進入,一部冷風通過葉輪中部的通風口繼續向前送風,并通過殼體下端的下出風口輸送到需要降溫的空間中,而另一部冷風則進入葉輪的葉輪腔中,沿著葉輪腔進行流動并改變原來的送風方向,通過殼體底部四周的多個出風口輸送到需要降溫的空間中,而這部分冷風在離開時會對葉輪產生一個反作用力,從而推動葉輪轉動,達到了360°送風的目的,由于葉片與葉片之間形成的葉輪腔具有非連續性,從而達到了間歇式送風目的。
本發明葉輪中間設有通風口,增加了送風范圍,沒有進入到葉輪的葉輪腔的冷風會沿著葉輪的通風口通過殼體下端的下出風口送風,達到半球型送風,使送風的范圍更加的大,送風更加的均勻。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解決了由于送風范圍不均勻引起的空間溫差大,送風間歇性差需要人工調節等問題,增加了送風的舒適性,可在橫向、豎向、傾斜等任意風口位置進行送風工作,空調送出的風可以在垂直于原送風的方向上進行360°送風,達到了增大空調送風范圍和間歇性的送風目的,適用范圍廣泛,可廣泛應用于各種形式的空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俯視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仰視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2,一種用于空調設備送風的離心送風裝置,包括有殼體1,殼體1的上端設有進風口2,殼體1底部的四周分別設有多個出風口3,殼體1的下端設有下出風口4,殼體1的內部安裝有葉輪5,葉輪5的中部設有通風口6,通風口6的上端與進風口2相對應,通風口6的下端與下出風口4相對應,葉輪5的葉輪腔7分別與多個出風口5相對應。
本發明中,通風口6與葉輪5的軸線同心。
葉輪5的葉片分布均勻,且葉片具有一定的厚度,使得葉片與葉片之間形成的葉輪腔7具有非連續性。
本發明在工作時,空調設備送出的冷風從進風口2進入,一部冷風通過葉輪5中部的通風口6繼續向前送風,并通過殼體1下端的下出風口4輸送到需要降溫的空間中,而另一部冷風則進入葉輪5的葉輪腔7中,沿著葉輪腔7進行流動并改變原來的送風方向,通過殼體1底部四周的多個出風口3輸送到需要降溫的空間中,而這部分冷風在離開時會對葉輪5產生一個反作用力,從而推動葉輪5轉動,達到了360°送風的目的,由于葉片與葉片之間形成的葉輪腔7具有非連續性,從而達到了間歇式送風目的。
以上實施例并非僅限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所有基于本發明的基本思想而進行修改或變動的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天鵝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天鵝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283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