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物辨識裝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82614.X | 申請日: | 2017-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292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育儒;李文政;鐘煒竣;王炯翰;謝明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敦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馬雯雯;臧建明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縣竹北***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影像獲取 遮光層 遮光單元 生物辨識裝置 準直元件 間隔層 開口 直接形成 像素區 填入 制造 覆蓋 | ||
1.一種生物辨識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影像獲取元件,具有多個像素區;以及
準直元件,直接形成于所述影像獲取元件上且包括:
至少一遮光單元,每一遮光單元包括:
第一遮光層,具有分別與所述多個像素區重疊的多個第一開口;
間隔層,覆蓋所述第一遮光層且填入所述多個第一開口,其中最靠近所述影像獲取元件的一個遮光單元的所述間隔層與所述影像獲取元件的所述多個像素區接觸;以及
第二遮光層,位于所述至少一遮光單元上且具有分別與所述多個第一開口重疊的多個第二開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辨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獲取元件還具有所述多個像素區外的非像素區,而最靠近所述影像獲取元件的所述遮光單元的所述第一遮光層與所述影像獲取元件的所述非像素區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辨識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發光元件,用以提供光束;以及
導光元件,位于所述光束的傳遞路徑上,其中所述準直元件位于所述導光元件與所述影像獲取元件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辨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元件具有供待辨識物按壓的表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辨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元件的材質包括玻璃。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辨識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蓋板,位于所述導光元件上,其中所述蓋板具有供待辨識物按壓的表面。
7.一種生物辨識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具有多個像素區的影像獲取元件;
直接在所述影像獲取元件上形成至少一遮光單元,其中每一遮光單元包括間隔層及位于所述間隔層與所述影像獲取元件之間的第一遮光層,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層具有多個第一開口,所述間隔層覆蓋所述第一遮光層且填入所述第一遮光層的所述多個第一開口;以及
在所述至少一遮光單元上形成第二遮光層,所述第二遮光層具有分別與所述多個第一開口重疊的多個第二開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辨識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最靠近所述影像獲取元件的一個遮光單元的所述間隔層與所述影像獲取元件的所述多個像素區接觸。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辨識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獲取元件還具有所述多個像素區外的非像素區,而最靠近所述影像獲取元件的一個遮光單元的所述第一遮光層與所述影像獲取元件的所述非像素區接觸。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辨識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遮光單元及所述第二遮光層形成準直元件,而所述生物辨識裝置的制造方法還包括:
組裝發光元件、導光元件及所述影像獲取元件,且使所述準直元件位于所述導光元件與所述影像獲取元件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敦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敦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2614.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指紋成像模組和電子設備
- 下一篇:一種基于PCA模型的面部情緒估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