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耦合鋼包針跳線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82103.8 | 申請日: | 2017-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650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林軍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宇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38 | 分類號: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寧波浙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8 | 代理人: | 王明超 |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耦合 鋼包 跳線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纖跳線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耦合鋼包針跳線。
背景技術
光纖跳線是光纖通訊系統中不可或缺是重復通斷用無源器件,用于實現光纖與設備、光纖與光纖、光纖與儀表之間快速可靠的通斷連接。它是光無源器件中研究最早、發展最快、用量最多、應用最廣的一種器件。光纖跳線結構品種繁多,廣泛應用于電信、數據通信、工業、軍事、醫療和傳感器等各個領域。
現有光纖跳線通常是將尾纖和光纖插針直接對插在跳線座內,通過光纖端面緊密接觸進行光耦合。然而,當上述光纖跳線應用于傳輸功率較大且需要頻繁插拔光纖的場合時,光纖接觸端面容易因反復擠壓或摩擦而造成磨損,使得接觸端面的光潔度降低,進而導致耦合效率降低,影響傳輸效率。
另外,現有的光纖跳線為了實現對尾纖及光纖插針的緊固,通常是在光纖對插后再向光纖座內注入粘結劑,但是,粘接劑在注入過程中往往會滲透至光纖接觸面,使得產品報廢,導致增加了裝配難度和制造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高耦合鋼包針跳線,其結構簡單合理,裝配方便,有利于降低裝配難度和制造成本,并且在使用過程中光纖端面不易磨損,光耦合效率較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耦合鋼包針跳線,包括跳線座、尾纖及光纖插針,所述跳線座內設有襯片,所述襯片與所述跳線座呈同心同軸設置,所述襯片的中心設有通孔,所述襯片的兩側分別設有與所述跳線座的內壁過盈配合的內套,所述襯片被緊固地夾設于兩個所述內套之間,兩個所述內套的自由端分別設有套筒,所述套筒與所述跳線座的內壁緊固配合,所述套筒的筒壁向其中心凹陷形成有彈性束緊部;所述尾纖的插接端固定套設有第一插接套,所述光纖插針的插接端固定套設有第二插接套,所述尾纖插接端的端面與所述第一插接套的相應端面齊平,所述光纖插針插接端的端面亦與所述第二插接套的相應端面齊平;所述第一插接套、所述第二插接套對插于所述跳線座內,所述第一插接套、所述第二插接套均與相應內套過盈配合,且所述第一插接套、所述襯片及所述第二插接套依次構成平面接觸。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套自由端的端面與所述跳線座的相應端面相齊平。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插接套自由端的端面與所述跳線座的相應端面相齊平。
進一步地,所述光纖插針自由端的端面略伸出于所述第二插接套的外部。
進一步地,每個所述套筒與相應所述內套之間、每個所述內套與相應所述襯片之間均嵌設有墊片。
進一步地,所述襯片的厚度為0.05-0.10毫米。
進一步地,所述襯片的周緣與其通孔之間呈網狀設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提供的鋼包針跳線,通過在跳線座內設置襯片,并在襯片的中心設置通孔,裝配過程中,當第一插接套、第二插接套對插于跳線座內時,在襯片的作用下將兩者隔開,避免了尾纖和光纖插針端面的直接接觸,從而有效避免了光纖端面出現磨損現象,尾纖通過襯片中心的通孔與光纖插針耦合,確保了本發明的光耦合效率;第一插接套、第二插接套對插于跳線座中,利用內套與第一插接套及第二插接套之間的過盈緊配,實現了對第一插接套及第二插接套的一次緊固,利用套筒中部的彈性束緊部實現了對第一插接套及第二插接套的二次緊固,從而有效確保了第一插接套及第二插接套安裝的緊固性,使得無需注入粘結劑,安裝較為方便、快捷,有效降低了產品報廢率和制造成本。本發明結構設置簡單、合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襯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套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1-3中:1、跳線座;2、尾纖;3、光纖插針;4、襯片;41、通孔;5、內套;6、套筒;61、彈性束緊部;7、第一插接套;8、第二插接套;9、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的一種高耦合鋼包針跳線,包括跳線座1、尾纖2及光纖插針3,跳線座1內設有襯片4,襯片4與跳線座1呈同心同軸設置,襯片4的中心設有通孔41,襯片4的兩側分別設有與跳線座1的內壁過盈配合的內套5,襯片4被緊固地夾設于兩個內套5之間,兩個內套5的自由端分別設有套筒6,套筒6與跳線座1的內壁緊固配合,套筒6的筒壁向中心凹陷形成有彈性束緊部6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宇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宇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210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