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人臉眼紋認證的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81765.3 | 申請日: | 2017-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292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9 |
| 發明(設計)人: | 莫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傳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劉麗梅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眼紋 人臉 預設 認證 匹配 電子通訊技術 移動通訊設備 采集模塊 處理模塊 記憶密碼 判斷模塊 認證成功 數據處理 用戶登錄 便利性 眼瞼 手機 眼球 采集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人臉眼紋認證的方法和系統,主要適用于手機、PAD等移動通訊設備,屬于電子通訊技術領域。其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通過采集模塊獲取用戶的眼紋信息,所述眼紋信息包括:用戶的眼球的位置、眼瞼的位置以及眼紋特征;通過處理模塊把采集到的眼紋信息進行數據處理,得到當前用戶的眼紋數據;通過判斷模塊將當前的眼紋數據與預設眼紋數據進行對比是否匹配;若當前的眼紋數據與預設眼紋數據相匹配,則認證成功。本發明利用眼紋特征進行識別認證,用戶無需再記憶密碼,提高了用戶登錄的速度和便利性與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人臉眼紋認證的方法和系統,主要適用于手機、PAD等移動通訊設備,屬于電子通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用戶在各種應用中的安全認證問題亦成為一大關注點,特別是目前一些應用的認證方式較為復雜,用戶使用比較繁瑣。
而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是指通過人類生物特征進行身份認證的一種技術,具體地說,生物識別認證是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鑒定。由于人類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唯一性、可以測量或者可自動識別和驗證、遺傳性或終身不變等特點,使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具有不易遺忘、防偽性能好、不易偽造或被盜、隨身攜帶和隨時隨地可用等特優點,因此生物識別技術比傳統的身份鑒定方法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
而在智能手機APP應用的開發團隊中,由于每次團隊都要對用戶的賬戶作認證工作,開發團隊將花費大量時間對賬戶的安全、認證作一套認證鑒權系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在認證鑒權系統開發期間,由于不同的開發團隊的自身能力有限,很多團隊都無法確保用戶賬戶的安全。
為此,為了適應技術發展需求、且保障用戶賬戶安全,同時簡化用戶的操作,就需要一種安全、簡便的登錄認證方式。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情況,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基于人臉眼紋認證的方法,該方法可利用眼紋特征識別對用戶進行安全、簡便的認證。
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人臉眼紋認證的系統,該系統利用眼紋特征識別對用戶進行安全、簡便的認證。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基于人臉眼紋認證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S11,通過采集模塊獲取用戶的眼紋信息,所述眼紋信息包括:用戶的眼球的位置、眼瞼的位置以及眼紋特征;
S12,通過處理模塊把采集到的眼紋信息進行數據處理,得到當前用戶的眼紋數據;
S13,通過判斷模塊將所述當前的眼紋數據與預設眼紋數據進行比對;
S14,若所述當前的眼紋數據與所述預設眼紋數據相匹配,則認證成功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S11步驟之前,還包括以下步驟:
S101,在用戶初次登錄前,先預設用戶的眼紋數據;
S102,建立用戶帳號信息;
S103,將所述用戶帳號信息與所述預設眼紋數據相關聯。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步驟S11通過所述采集模塊獲取用戶的眼紋信息中,包括以下步驟:S111、通過所述采集模塊采集用戶臉部圖像;S112、在所述用戶臉部圖像中,確定眼睛的位置和眼瞼的位置;S113、通過對所述眼睛的位置進行處理,提取出眼球區域,以確定眼球的位置;S114、通過對所述眼球區域進行處理,提取出眼紋圖像;S115、從所述眼紋圖像中提取出眼紋特征。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步驟S14中,若所述當前的眼紋數據與預設眼紋數據不匹配,重新通過采集模塊采集用戶的眼紋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傳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傳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176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載圖像處理方法、裝置以及車輛
- 下一篇:一種實現增強現實的方法及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