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造支架和管道組件的制造過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81592.5 | 申請日: | 2017-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51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03 |
| 發明(設計)人: | 簡·博杰松;佩爾·安東森;簡·奧洛夫松;維克托·羅森;簡-英格·菲爾梅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汽車管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7/06 | 分類號: | B21D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萬慧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111 | 代理人: | 田欣欣,劉思哲 |
| 地址: | 瑞典瓦***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造 支架 管道 組件 過程 | ||
1.一種用于制造支架和子套裝組件(1)的制造過程,所述過程包括:
-步驟(a),將支架(2)放置在成形工具(10)內并且將子套裝件(3)放置在所述支架的第一部分(2A)和所述支架的第二部分(2B)之間,所述子套裝件(3)一方面包括至少子套裝元件(4),優選地為管道元件(4),并且另一方面包括至少彈性墊(7),所述彈性墊(7)具有低于所述子套裝元件(4)的楊氏模量的楊氏模量并且插在所述子套裝元件(4)與所述支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2A,2B)中的至少一個之間,所述子套裝件(3)在靜止時具有第一初始厚度(E3-0),
-步驟(b),致動所述成形工具(10)以使所述支架(2)塑性變形,使得所述支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2A,2B)彼此靠近并按壓所述子套裝件(3),從而將所述子套裝元件(4)和所述彈性墊(7)的厚度壓縮在固定間隙(12,12')中,并且因此將所述子套裝件(3)抓持在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部分(2A)和第二部分(2B)之間,
-在致動所述成形工具(10)以使所述支架塑性變形的步驟(b)期間,所述過程包括步驟(c),使所述支架的第二部分(2B)停止在與所述支架的第一部分(2A)相距稱為“強制夾持距離”(d1)的預定距離(d1)處,從而限定稱為“強制固定間隙”的固定間隙(12)的第一構造,在所述第一構造中所述子套裝件(3)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初始厚度的第二減小的中間厚度(E3-1),以及
-步驟(e),從所述成形工具(10)釋放所述支架和子套裝組件(1),其中已塑性變形的所述支架(2)彈性地松弛,使得所述支架的第二部分(2B)向后移動與所述支架的第一部分(2A)相距稱為“殘余夾持距離”(d2)的一定距離(d2),所述“殘余夾持距離”(d2)大于所述強制夾持距離(d1),使得所述固定間隙(12)采取稱為“殘余固定間隙”(12')的第二構造,在所述第二構造中所述子套裝件(3)具有大于所述第二中間厚度(E3-1)的第三最終厚度(E3-2),
-并且其中所述強制夾持距離(d1)被選擇為使得在從所述成形工具(10)釋放所述支架和子套裝組件(1)產生的所述殘余固定間隙(12')內,所述子套裝件(3)的所述最終厚度(E3-2)小于其所述第一初始厚度(E3-0),并且與所述彈性墊的靜止時的厚度(E7-0)相比,所述彈性墊(7)被殘余地壓縮1%至40%的厚度,優選地為1%至15%的厚度,使得所述子套裝件(3)通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2A,2B)固定在所述殘余固定間隙(12')中,所述子套裝元件(4)不被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2A,2B)壓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過程,其中使所述支架的第二部分(2B)停止在與所述支架的第一部分(2A)相距預定距離(d1)的步驟(c)借助于不同于所述子套裝件(3)的支撐間隔件(11)實現。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過程,其特征在于,一旦所述支架的第二部分(2B)已經到達與所述支架的第一部分(2A)相距所述強制夾持距離(d1),則所述過程包括步驟(d):圍繞并抵靠所述子套裝件(3)跨越所述固定間隙(12)進一步塑性彎曲被附接到所述支架的第一部分(2A)或第二部分(2B)的支架的第三部分(2C),同時將所述支架的第二部分(2B)優選地借助于支撐間隔件(11)保持在與所述支架的第一部分(2A)相距所述強制夾持距離(d1)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汽車管材有限公司,未經汽車管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8159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