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模擬實體GIS盆式絕緣子沿面放電模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78927.8 | 申請日: | 2017-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903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齊衛東;黃國強;尚宇;牛博;趙學風;吳經鋒;宋元峰;薛軍;張一博;劉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R31/12 | 分類號: | 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模擬 實體 gis 絕緣子 放電 模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模擬實體GIS盆式絕緣子沿面放電模型。
背景技術
GIS(氣體絕緣組合電器)采用六氟化硫作為絕緣介質,具有占地面積小、可靠性高、維護量小等優點,在電力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是最重要的電力設備之一。
GIS采用同軸圓柱結構,內外導體之間形成稍不均勻電場,正常情況下,其可靠性極高。但GIS中存在諸多氣體和絕緣材料的交界面,其絕緣強度遠小于單一氣體或固體介質的絕緣強度,是絕緣的薄弱環節,一旦出現局部電場集中,將引發局部放電,降低GIS絕緣水平,甚至導致沿面閃絡而使絕緣失效。運行經驗表明,GIS絕緣故障中絕緣子沿面放電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其中,最常見的事故是表面異物污染造成的閃絡。
目前已有沿面模型表面電場分布簡單,表面污染物單一,與工況存在明顯差距,導致放電不典型、不全面。
因此,很有必要專門研究、設計一種可以模擬實體GIS絕緣子沿面放電的模型,以對該缺陷類型造成的放電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模擬實體GIS盆式絕緣子沿面放電模型,解決模擬實體GIS沿面放電時不典型、不全面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模擬實體GIS盆式絕緣子沿面放電模型,包括:高壓套管、金屬罐體、內導體、外導體、絕緣子、表面異物、接地線、絕緣基座和接地體;所述高壓套管安裝于金屬罐體頂部;金屬罐體的底部中設有絕緣基座,絕緣基座呈管型,上端開有環形槽,筒形外導體下部嵌于環形槽中;外導體分為上下兩部分,中間設有絕緣子;外導體是我上下兩部分通過均勻分布的若干緊固螺絲固定,將絕緣子固定在中間;內導體、外導體和絕緣子組裝成一體,形成同軸圓柱結構;絕緣子上設有可替換的表面異物;接地線一端與緊固螺絲相連,另一端通過內螺紋與罐體相連,罐體底部與接地體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高壓套管額定電壓為110kV。
進一步的,所述金屬罐體內高0.6m,內直徑0.5m;所述金屬罐體帶有艙門、充氣閥門和氣壓表。
進一步的,內導體直徑5cm,外導體內直徑18cm;內導體、外導體高度均為32cm;外導體4壁厚2cm,兩端倒圓角,倒圓角半徑為1cm;內導體兩端打磨成半球型,上端部帶有內螺紋。
進一步的,絕緣子兩個表面分別呈凹形和凸形,與外導體夾角為45°,靠近內導體的地方,絕緣子表面與內導體表面垂直。
進一步的,表面異物分為金屬異物、半導體異物和非導電異物。
進一步的,表面異物長5mm,直徑0.5mm,兩端曲率半徑0.1mm;表面異物通過環氧膠粘于絕緣子表面。
進一步的,絕緣基座高20cm,厚3cm;環形槽的槽寬為2cm,深3cm。
進一步的,金屬罐體由鋁制作而成,內部充以SF6氣體。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一種用于模擬實體GIS盆式絕緣子沿面放電模型,通過在絕緣子表面設置能夠替換,且可以設置于絕緣子任意位置的表面異物,能夠更加真實全面的模擬GIS沿面放電,解決現有模擬實體GIS沿面放電時不典型、不全面的問題。本發明可模擬實體GIS中盆式絕緣子表面異物所引起的放電,放電特征明確、典型,與工程實際吻合良好;可對GIS絕緣子表面存在異物所引起的放電進行檢測和研究,對優化GIS的設計,提高GIS的制造工藝,提高GIS局部放電檢測靈敏度和現場檢測結果的準確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放電模型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為內導體、外導體和絕緣子的俯視圖;
圖中,高壓套管1、罐體2、內導體3、外導體4、緊固螺絲5、絕緣子6、異物7、接地線8、絕緣基座9、接地體1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子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請參閱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一種用于模擬實體GIS盆式絕緣子沿面放電模型,包括高壓套管1、罐體2、內導體3、外導體4、緊固螺絲5、絕緣子6、表面異物7、接地線8、絕緣基座9和接地體10。
金屬罐體2頂部開有安裝孔,高壓套管1通過螺絲安裝在安裝孔上,密封通過O型圈實現,試驗時高壓套管1接高壓;
金屬罐體2內高0.6m,內直徑0.5m,模型主要部件安置在金屬罐體2內;
金屬罐體2側壁開有艙門201、充氣閥門202和氣壓表203,試驗時內部充以SF6氣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892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