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曲率高翻邊鈑金零件的橡皮成形方法及成形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78329.0 | 申請日: | 2017-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2509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4 |
| 發明(設計)人: | 白穎;李世峰;雷穎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25/02 | 分類號: | B21C25/02;B21C26/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8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曲率 高翻邊鈑金 零件 橡皮 成形 方法 模具 | ||
一種大曲率、高翻邊鈑金零件的橡皮成形方法和成形模具,成形模具含有容框、成型模、壓板、支撐板和橡皮墊塊,成型模內側的非工作面連接在容框的一側內壁上,成型模外側的工作面與容框內壁之間圍成一個成型腔,所述的壓板和支撐板輪廓小于成型腔的輪廓,壓板和支撐板內側分別與成型模外側的工作面匹配。將容框放置于液壓機工作臺上,在成型腔內放置多個等高的橡皮墊塊,將支撐板放置在橡皮墊塊上表面,使支撐板的表面高度與成型模的高度一致;壓板和支撐板重疊并夾住展開毛料翻邊區域;利用液壓成型設備下壓壓板,使展開毛料翻邊區域貼合在成型模工作型面成形即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飛機制造領域的鈑金零件成形技術,具體是一種用于大曲率、高翻邊鈑金零件的成形方法及成形模具。
背景技術
近些年,國內航空領域鈑金成形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液壓橡皮囊成形工藝作為一種先進的柔性板料成形技術,以它操作便捷、工裝成本低、表面質量高等諸多優勢越來越受青睞,特別適合多品種小批量的產品生產。
本申請涉及的鈑金零件是飛機制造中常見的鈑金零件,此類型零件在大飛機固定前緣部位普遍存在,沿翼展方向分布、結構類似“魚頭狀”,該類零件的彎邊是一種帶凸型弧度的壓縮彎邊。該類零件在成形過程中彎邊區毛料會因收縮變形過大而起皺。通常凸形弧度越大、翻邊越高,成形中彎邊區毛料收縮變形越劇烈、越容易出現褶皺、甚至死皺。在航空企業,通常將凸型曲率半徑小于200mm、翻邊高度大于25mm的鈑彎零件界定為“大曲率、高翻邊”類零件。對于這些特殊的大曲率、高翻邊”類零件,現加工方法多以工人手工成形為主,而手工成形鈑金零件不得不依賴于榔頭的頻繁敲擊來實現,零件表面錘痕明顯、工人勞動強度大、成形精度低、材料出現冷作硬化趨勢,內部殘余應力對飛機安全可靠性造成一定威脅。目前控制凸彎邊起皺的方法很多,應用比較廣泛的是側壓塊方法,此方法考慮的因素較多:側壓塊的角度、側壓塊與模具主體間距、側壓塊模具轉角半徑、零件凸曲線弧度、翻邊高度、初始坯料大小、材料厚度、成形壓力、橡皮特性等都會影響最終成形結果,每一項零件的研究成果不具備代表性,且在生產實踐中,側壓塊模具結構不適于外形曲率較大的鈑金零件,同時側壓塊防皺方法存在一定弊病,初始毛坯必須留有足夠的工藝余量,才能使材料被壓靠在側壓塊上而逐次變形,姑且不考慮材料浪費,成形后余量的切割工作避免不了,切割后彎邊變形還需大量手工修整。為此針對外形曲率要求嚴格、成形中容易出現褶皺的大曲率、高彎邊狀鈑金零件來說,急需一種機械化精確加工方法實現零件高效無皺成形。
發明內容
為了提高飛機“魚頭狀”鈑金零件的成形質量,減少手工收邊量,解決側壓塊消皺方法無法利用展開毛坯成形的缺陷,以及對成形大曲率翻邊件的結構限制,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大曲率、高翻邊鈑金零件的橡皮成形方法及成形模具。
一種大曲率、高翻邊鈑金零件的橡皮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內容:1)有一個成形模具,該模具含有容框、成型模、壓板、支撐板和橡皮墊塊,所述的容框是一個長方體框架,所述的成型模是一個與鈑金零件匹配的模塊,成型模外側的工作面與鈑金零件翻邊面的內側匹配,成型模內側的非工作面連接在容框的一側內壁上,成型模外側的工作面與容框內壁之間圍成一個成型腔,所述的壓板和支撐板是一個剛性材料制作的板材,其輪廓小于成型腔的輪廓,壓板和支撐板內側分別與成型模外側的工作面匹配;2)將容框放置于液壓機工作臺上,將成型模固定在容框的一側內壁上,在成型腔內放置多個等高的橡皮墊塊,將支撐板放置在橡皮墊塊上表面,使支撐板的表面高度與成型模的高度一致;3)將成形零件用的展開鈑金毛料置于成型模和支撐板的上表面,在展開毛料的翻邊區域放置壓板,使壓板和支撐板重疊并夾住展開毛料的翻邊區域;4)利用液壓成型設備下壓壓板,容框內的橡皮墊塊被擠壓流動變形,壓板和支撐板隨之下移,夾持在壓板和支撐板之間的毛料受到剛性拉深,使展開鈑金毛料翻邊區域貼合在成型模工作型面成形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83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