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裝置及采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78047.0 | 申請日: | 2017-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87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趙照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芯福傳感器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相控陣 生物 識別 信息 采集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技術,具體涉及一種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裝置及采集方法。
背景技術
生物識別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例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征,例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鑒定的技術手段。其中,由于指紋的唯一性和便攜性等特點,指紋識別已經成為眾多生物識別信息的主要部分,廣泛應用于金融支付、安防設施、考勤系統等身份信息認證識別領域。
指紋是手指表皮層上由呈線狀排列的凸起(紋峰)與凹陷(紋谷)所形成的紋路,是典型的部位表皮紋路。傳統的指紋識別方式有光學識別、電容識別和射頻指紋識別技術。上述指紋識別方式存在的共性是只能檢測指紋脊線和谷線的二維圖像 ,不能進一步采集到包括指紋脊線、汗毛孔、毛細血管、骨骼等生物識別信息在內的三維圖像,限制了生物識別技術的識別率、精確性、防偽性的進一步提高,無法滿足市場對更高性能生物識別技術的需求。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公司在申請號為2016201714234的專利中已經公開了一種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模組,包括多個發射天線和至少一個接收天線,利用相控陣天線的頻率和相位變化對待識別部位進行波束電掃描,最終采集獲得具有豐富細節特征的三維圖像。同其他類型的指紋采集技術類似,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技術同樣存在能耗問題,如果生物識別信息采集陣列,包括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一直處于全陣列掃描的工作狀態,將導致整個檢測裝置的功耗較大。在電容式及光學式等其他類型指紋識別裝置中,為了解決功耗問題,通常方式有兩種:1、選擇電容式檢測電極,通過電容式檢測電極識別出手指觸摸后再啟動指紋檢測陣列進行全陣列的指紋掃描;2、選擇壓力檢測組件,通過壓力檢測組件識別出手指觸摸后再啟動指紋檢測陣列進行全陣列的指紋掃描。然而上述方式對于相控陣識別技術并不適用,這是因為相控陣識別技術的一個重要的優勢就在于待檢測部位無需直接與檢測面板接觸,在一定距離內就能夠實現生物識別信息的采集,當用戶待檢測部位不與檢測面板接觸時,上述方式即無法滿足需求。另外,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技術還存在響應速度較慢的缺點。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裝置,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進行遠距離用戶識別,在解決功耗問題的同時縮短采集模組的響應時間。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裝置,包括:
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模組,用于采集生物識別信息;紅外熱成像檢測組件,用于檢測在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模組預設距離內是否出現待檢測部位,并將檢測結果發送至處理組件;處理組件,用于當確定在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模組預設距離內出現待檢測部位時,控制啟動所述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模組對待檢測部位進行生物識別信息的采集操作。
優選地,所述預設距離為4~30厘米。
優選地,所述紅外熱成像檢測組件設置在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模組的中心區域和/或邊緣區域。
優選地,所述處理組件還用于處理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模組采集到的生物識別信息。
優選地,還包括檢測面板,所述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模組位于檢測面板下方,所述紅外熱成像檢測組件位于檢測面板下方或者嵌入在檢測面板上。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的采集方法,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進行遠距離用戶識別,在解決功耗問題的同時縮短采集模組的響應時間。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紅外熱成像檢測組件檢測在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模組預設距離內是否出現待檢測部位,并將檢測結果發送至處理組件;S2:當檢測到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模組預設距離內出現待檢測部位時,由處理組件控制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模組啟動生物識別信息的采集操作。
優選地,所述預設距離為4~30厘米。
優選地,所述紅外熱成像檢測組件設置在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模組的中心區域和/或邊緣區域。
優選地,所述處理組件還用于處理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模組采集到的生物識別信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將紅外熱成像檢測技術應用于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的采集技術中,能夠在預定距離內準確識別出用戶是否發起指紋識別操作,即使用戶沒有將待檢測部位貼合覆蓋在檢測面板上也可以確認用戶的使用需求,從而啟動相控陣生物識別信息采集模組,降低生物識別信息的采集功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芯福傳感器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合肥芯福傳感器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80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非線性特征和模型合并的LDA人臉識別方法
- 下一篇:物聯網車牌照系統裝置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