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驅動式密封調節及關斷雙功能蝶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76749.5 | 申請日: | 2017-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638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7 |
| 發明(設計)人: | 宋瑞穎;黃新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奧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228 | 分類號: | F16K1/228;F16K27/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張貴賓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市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驅動 密封 調節 關斷雙 功能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蝶閥,特別涉及一種驅動式密封調節及關斷雙功能蝶閥。該驅動式密封調節及關斷雙功能蝶閥,包括閥體框架和安裝于閥體框架內的蝶閥閥板,其特征是:所述蝶閥閥板兩端沿徑向設有密封塊,密封塊中部開設有凹槽,凹槽的高度不大于蝶閥閥板的厚度,蝶閥閥板能夠插入凹槽內,蝶閥閥板外側連接有驅動機構。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蝶閥閥板雖有調節功能但密封不嚴無法真正實現關斷功能的問題,做到了零漏風,真正實現了調節和關斷雙功能,可將管道雙閥布置為單閥布置;有效降低了能量損失及閥板的磨損,簡化了系統布置。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蝶閥,特別涉及一種驅動式密封調節及關斷雙功能蝶閥。
(二)背景技術
熱力系統閥門內漏是目前我國火力發電廠普遍存在的重大節能問題,閥門內漏會導致機組運行經濟性下降,且還會導致設備的磨損加重,徒增設備的修復和更換費用,閥門內漏同時也會對火力發電廠的安全生產帶來嚴重影響,內漏的閥門將使運行中設備無法隔離消缺,嚴重威脅檢修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目前,電廠系統中常見的內漏閥門多出現在水系統和煙風系統中,且煙風系統內漏現象更甚,尤其是具有調節功能的閥門往往不具備關斷功能,導致熱量損失嚴重,在國家倡導的“節能減排”的政策要求下,解決煙風系統的閥門內漏問題刻不容緩。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減小能量損失、降低閥板磨損、布置簡單、達到零漏風的驅動式密封調節及關斷雙功能蝶閥。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驅動式密封調節及關斷雙功能蝶閥,包括閥體框架和安裝于閥體框架內的蝶閥閥板,其特征是:所述蝶閥閥板兩端沿徑向設有密封塊,密封塊中部開設有凹槽,凹槽的高度不大于蝶閥閥板的厚度,蝶閥閥板能夠插入凹槽內,蝶閥閥板外側連接有驅動機構。
所述密封塊與閥體框架之間及凹槽上下兩側分別設有彈性密封墊。
所述閥體框架連接有卸灰通道。
所述驅動機構與控制柜相連接。
所述驅動機構為伸縮油缸。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蝶閥閥板雖有調節功能但密封不嚴無法真正實現關斷功能的問題,做到了零漏風,真正實現了調節和關斷雙功能,可將管道雙閥布置為單閥布置;有效降低了能量損失及閥板的磨損,簡化了系統布置。
(四)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的蝶閥閥板關斷狀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明的蝶閥閥板開啟狀態示意圖;
圖中,1閥體框架,2蝶閥閥板,3密封塊,4凹槽,5驅動機構,6彈性密封墊,7卸灰通道,8控制柜。
(五)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閥體框架1和安裝于閥體框架1內的蝶閥閥板2,蝶閥閥板2兩端沿徑向設有密封塊3,密封塊3中部開設有凹槽4,凹槽4的高度不大于蝶閥閥板2的厚度,蝶閥閥板2能夠插入凹槽4內,蝶閥閥板2外側連接有驅動機構5。密封塊3與閥體框架1之間及凹槽4上下兩側分別設有彈性密封墊6。閥體框架1連接有卸灰通道7。驅動機構5與控制柜8相連接。驅動機構5為伸縮油缸。
采用本發明的一種驅動式密封調節及關斷雙功能蝶閥,當蝶閥控制柜8內的控制系統發出關閉信號時,蝶閥閥板2到達關閉位置,此時蝶閥的密封塊3由驅動機構5驅動向內移動,進而使蝶閥閥板2邊緣伸入凹槽4內,由于彈性密封墊6的作用可進行完全密封,從而保證蝶閥閥板2徑向密封達到零泄露。當運行指令發出蝶閥開啟時,驅動機構5帶動密封塊3和蝶閥閥板2脫離,脫離后蝶閥控制系統發出信號蝶閥閥板2開啟,以此循環,進而實現了該蝶閥真正具備了調節和關斷功能,另外考慮到煙風系統中的灰含量而引起的積灰問題,可通過卸灰通道7進行排灰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奧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奧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674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