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層復合吸液芯平板微熱管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74819.3 | 申請日: | 2017-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716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0 |
| 發明(設計)人: | 謝小柱;翁清;魏昕;胡偉;劉帥;曹州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8D15/02 | 分類號: | F28D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張春水,唐京橋 |
| 地址: | 510062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層 復合 吸液芯 平板 熱管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多層復合吸液芯平板微熱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細溝槽基板、至少一層細網狀結構、至少一層粗網菱形結構、支撐筋、上蓋板;
所述細網狀結構與所述粗網菱形結構通過所述支撐筋連接,所述細網狀結構、所述粗網菱形結構和所述支撐筋組成吸液芯結構;
所述吸液芯結構設置于所述微細溝槽基板和所述上蓋板之間,所述微細溝槽基板和所述上蓋板形成密封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層復合吸液芯平板微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筋分別對稱設置于所述細網狀結構與所述粗網菱形結構的側邊;
對稱設置的兩個所述支撐筋之間通過3D打印系統的激光加工燒結結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層復合吸液芯平板微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細網狀結構與所述粗網菱形結構為銅金屬粉末通過3D打印系統的激光加工選區燒結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層復合吸液芯平板微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細溝槽基板上設置有長方形基槽,所述基槽上設置有微細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層復合吸液芯平板微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槽的深度為1~5mm,所述微細槽的寬度為50~200μ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層復合吸液芯平板微熱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注液管;
所述微細溝槽基板的側邊設置有側邊槽;
所述注液管設置于側邊槽上,用于對所述密封結構進行抽真空注液。
7.一種多層復合吸液芯平板微熱管制備方法,即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多層復合吸液芯平板微熱管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導入預設的吸液芯結構圖形并根據吸液芯結構圖形交替反復進行銅金屬粉末的逐層鋪粉和對吸液芯結構圖形中預設有結構的選區進行燒結成型,獲得吸液芯結構;
S2:將所述吸液芯結構放置于預置的微細溝槽基板上并蓋上上蓋板,對所述微細溝槽基板和上蓋板的貼合邊緣進行焊接密封;
其中,預設有的結構包括細網狀結構、粗網菱形結構和支撐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多層復合吸液芯平板微熱管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具體包括:
S1001:導入預設的吸液芯結構圖形并鋪設第一層銅金屬粉末;
S1002:根據吸液芯結構圖形中的第一層圖形的預設有結構的選區進行燒結成型;
S1003:鋪設下一層銅金屬粉末;
S1004:根據吸液芯結構圖形中的下一層圖形的預設有結構的選區進行燒結成型;
S1005:重復步驟S1003至步驟S1004,直到吸液芯結構圖形的所有層圖形燒結完畢。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多層復合吸液芯平板微熱管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之前還包括:
S0:通過銑刀在微細溝槽基板上開深度為1~5mm的長方形基槽,并在側邊開深度為1~2mm的側邊槽,然后通過光纖激光在長方形基槽內刻蝕出50~200μm寬的微細槽,在側邊槽中放置注液管。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多層復合吸液芯平板微熱管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之后還包括:
S3:通過側邊槽中的注液管對焊接密封后的多層復合吸液芯平板微熱管進行抽真空注液,然后將注液管封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工業大學,未經廣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481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效節能的直通形狀的熱交換結構
- 下一篇:上集管截面積變化的熱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