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信息處理裝置、系統及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74462.9 | 申請日: | 2017-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00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9 |
| 發明(設計)人: | 佐藤淳史 | 申請(專利權)人: | 佳能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6F3/12 | 分類號: | G06F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93 | 代理人: | 遲軍 |
| 地址: | 日本東京都***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息處理 裝置 系統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信息處理裝置、系統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通常將基于模型數據形成三維物體(立體物體)的形成裝置,稱為三維(3D)打印機,并且近些年,這樣的3D打印機被廣泛且快速地傳播。與立體結構有關的技術也被稱為“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另一方面,2D(二維)打印機對應于諸如在紙張(片材)上進行平面打印的多功能外圍設備等的打印機。
針對3D打印機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以包括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熔融沉積成型)以及STL(Stereo lithography,立體光刻)。形成方法還可以包括SLS(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選擇性激光燒結)以及噴墨法。依賴于形成方法而由原材料制成的耗材用于形成物體。例如,近期出現的一些FDM(熔融沉積成型)3D打印機價格合理并且可以由一般消費者容易地操作。此外,公司將3D打印機用于各種應用,包括使用3D打印機制造原型(prototype)或產品(product)。
在如上所述的3D打印機中,可能出現如下錯誤:3D打印機中的構成部件發生故障。
日本特開2005-26789號公報公開了一種關于在包括但不限于3D打印機的多功能外圍設備識別出引起故障的部件的情況下的部件訂購的技術。
根據上述日本特開2005-26789號公報,能夠自動地進行對引起多功能外圍設備故障的部件的訂購過程。但是,從供應商運輸訂購的部件可能需要時間,結果導致收到訂購的部件可能需要較長時間。
為了應對諸如多功能外圍設備和3D打印機等的電子裝置中的故障,可以預先采購裝置中的部件,并將這些部件作為手頭的庫存進行管理。但是,為應對突發故障而將所有類型的部件作為庫存管理,可能會浪費保管的空間和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信息處理裝置,其包括:識別單元,其用于基于從用于形成三維物體的形成裝置獲取的信息,來識別作為所述形成裝置中的形成對象的部件;獲取單元,其用于獲取描述所識別的部件的形狀的模型數據,以在所述形成裝置中形成所述部件;以及指示單元,其用于指示所述形成裝置通過使用所獲取的模型數據來形成所識別的部件。
通過下面參照附圖對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本公開的其他特征將變得清楚。
附圖說明
圖1例示了系統的示例構造。
圖2例示了3D打印機、打印客戶端和管理服務器的信息處理功能的模塊的示例構造。
圖3例示了3D打印機中的示例軟件構造和示例部分硬件構造。
圖4例示了部件信息的示例。
圖5例示了錯誤信息的示例。
圖6是例示在3D打印機中發生錯誤的情況下要進行的部件形成處理的示例流程的流程圖。
圖7A至圖7C例示了當發生錯誤時的用戶接口畫面示例。
圖8例示了在圖6的處理的步驟中要在用戶接口上顯示的畫面示例。
圖9例示了要從3D打印機102發送給管理服務器104的錯誤信息的示例。
圖10A至圖10C例示了要在管理服務器的用戶接口上顯示的3D打印機管理畫面示例。
圖11例示了3D打印機的示例軟件構造和示例部分硬件構造。
圖12例示了管理服務器的示例軟件構造。
圖13例示了部件信息的示例。
圖14例示了錯誤信息的示例。
圖15是例示在3D打印機中發生錯誤的情況下要在管理服務器104中進行的部件形成處理的示例流程的流程圖。
圖16例示了在管理服務器的用戶接口上示出3D打印機詳情的畫面的示例。
圖17例示了在部件形成處理的步驟中的認證信息輸入畫面的示例。
圖18例示了系統的示例構造。
圖19例示了部件管理服務的示例軟件構造。
圖20例示了部件信息的示例。
圖21是例示響應于部件數據獲取請求而要由部件管理服務進行的處理的示例流程的流程圖。
圖22例示了為從部件管理服務下載部件數據而要顯示的畫面的示例。
具體實施方式
將參照附圖描述用于實現本公開的最佳模式。
第一實施例
圖1是例示根據本公開的系統構造的框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佳能株式會社,未經佳能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446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圖像處理系統、可穿戴計算機以及用戶認證方法
- 下一篇:遠程互動方法與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