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殘疾人無障礙通勤車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174446.X | 申請日: | 2017-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189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徐一鳴;潘楨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速拓車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G5/04 | 分類號: | A61G5/04;A61G5/10 |
| 代理公司: | 蘇州攜智匯佳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78 | 代理人: | 路陽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玉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架 無障礙 電動連接裝置 底板 減振機構 連動桿 折疊 殘疾人電動車 電動推拉桿 連接支撐部 殘障人士 操作過程 控制裝置 轉向裝置 組合固定 左右兩側 連接桿 轉輪 出行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殘疾人無障礙通勤車,包括車架、安裝在所述車架底部的底板、與所述車架的前端相組合固定的轉向裝置、安裝在所述車架上的轉輪以及固定安裝在所述車架與所述底板之間的控制裝置,其中所述車架的左右兩側還設有減振機構;所述車架還包括位于其中一側的減振機構的下方、且連接車架和折疊部的電動連接裝置;所述電動連接裝置包括連接支撐部和所述折疊部的連動桿,以及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連動桿上、且位于所述連接桿下方的電動推拉桿。本發(fā)明的殘疾人無障礙通勤車可有效簡化現(xiàn)有殘疾人電動車的操作過程,提高殘障人士的出行體驗,提升殘疾人無障礙通勤車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動車,尤其涉及一種方便殘障人士駕駛的無障礙通勤車。
背景技術
隨著各類交通工具的不斷增多及社會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由疾病、事故及各類災害引起的下肢殘障人數(shù)越來越多,因此如何幫助解決殘障人士的出行問題成為社會生活的重點之一。
現(xiàn)有的供殘障人士駕駛的可容納輪椅電動三輪車,通常是由車架、升降底板、開啟部及連接杠桿等結構組成,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殘障人士出行困難的問題,但實際上,由于現(xiàn)有的可容納輪椅電動三輪車多是通過殘障人員手動控制可容納輪椅電動三輪車的開啟和閉合,使得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偶爾的操作不同步,造成輪椅進入可容納輪椅電動三輪車的過程不同步,卡塞在可容納輪椅電動三輪車的進口位置;同時,由于杠桿機械機構的大量使用,各連接組件之間的配合常有卡頓發(fā)生,使得人力控制可容納輪椅電動三輪車的開啟和閉合費時費力,影響殘障人士的出行效率。
此外,現(xiàn)有的可容納輪椅電動三輪車的卡持機構多需人工固定,使得殘障人士在使用可容納輪椅電動三輪車的同時需反身鎖緊卡持機構,使得現(xiàn)有的可容納輪椅電動三輪車操作過程繁瑣,降低可容納輪椅電動三輪車的用戶體驗,使得現(xiàn)有可容納輪椅電動三輪車并不能達到實際理想的要求。
有鑒于此,確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可容納輪椅電動三輪車進行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殘疾人無障礙通勤車,該殘疾人無障礙通勤車可有效簡化現(xiàn)有殘疾人電動車的操作過程,提高殘障人士的出行體驗,提升殘疾人無障礙通勤車安全性。
為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殘疾人無障礙通勤車,包括車架,所述車架包括支撐部及上搖臂,所述上搖臂位于所述支撐部的上方且可旋轉式開啟,以供限位收容輪椅;底板,所述底板安裝在所述車架的底部,且所述底板包括供放置輪椅的固定部及與所述固定部相連的折疊部;轉向裝置,所述轉向裝置與所述車架前端相組合固定,所述轉向裝置包括轉向把手及轉向機構;轉輪,所述轉輪包括安裝在所述車架前側的前輪以及安裝在所述車架后側的兩后輪,所述前輪與所述轉向機構相連;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遙控裝置及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固定安裝在所述車架與所述底板之間,所述控制模塊包括供電模塊及傳感器模塊;其中,所述車架的左右兩側還設有減振機構;所述車架還包括位于其中一側的減振機構的下方、且連接所述車架和所述折疊部的電動連接裝置;所述電動連接裝置包括連接所述支撐部和所述折疊部的連動桿,以及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連動桿上且位于所述連接桿下方的電動推拉桿。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搖臂與所述支撐部經(jīng)三角搖臂連桿相連,所述三角搖臂連桿通過轉軸固定在所述支撐部上。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三角搖臂連桿的一端與所述上搖臂相連,另一端與所述連動桿相連。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折疊部通過轉軸相連,所述折疊部左右兩側還設置有側擋板,所述連動桿固定在所述側擋板上。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側擋板的上邊緣還設有向外側翻折的翼部,所述翼部的外壁面與所述側擋板的外壁面之間呈鈍角設置。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減振機構包括減振器和連桿,所述減振器的一端與所述上搖臂轉軸相連、另一端通過連桿與所述后輪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速拓車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昆山速拓車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444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新型自平衡手術車用手術艙
- 下一篇:一種醫(yī)用小型活動輪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