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人肺腺癌早期診斷用長鏈非編碼RNA序列及制備、應用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174368.3 | 申請日: | 2017-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77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山;高弈航;張常;王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y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N15/113 | 分類號: | C12N15/113;C12N15/11;C12N15/63;C12Q1/68;A61K45/0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 地址: | 21516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腺癌 早期 診斷 用長鏈非 編碼 rna 序列 制備 應用 | ||
1.一種長鏈非編碼RNA,其特征在于,所述長鏈非編碼RNA的c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一種可特異性識別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鏈非編碼RNA的引物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組包括如下引物:
引物GSP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引物GSP2,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引物GSP3,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引物GSP4,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引物GSP5,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引物GSP6,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3.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鏈非編碼RNA的全長cDNA序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提取肺癌細胞總RNA;
2)以步驟1)中提取的總RNA反轉錄為cDNA,以所述cDNA為模板,利用權利求2中所述的引物組擴增linc00857特異片段,將所述擴增的linc00857特異片段克隆至載體上,然后進行測序驗證所述序列的正確性;
3)以步驟1)提取的總RNA為模板,以3'-RACE CDS Primer A為引物進行反轉錄,獲得3'末端的cDNA;
4)以步驟3)中獲得的cDNA為模板,用10X Universal Primer A Mix和引物GSP5擴增所述linc00857的3'端序列,然后克隆至載體上,通過測序獲得所述linc00857的3'端序列;
5)以步驟1)提取的總RNA為模板,用反轉錄引物5'-RACE CDS Primer A和接頭引物SMARTer II A Oligonucleotide,將所述總RNA反轉錄,獲得5’末端的cDNA;
6)以步驟5)中獲得的cDNA為模板,用10X Universal Primer A Mix和引物GSP2擴增所述linc00857的5’端序列,然后克隆至載體上,通過測序獲得所述linc00857的5’端序列;
7)將上述步驟4)得到的3’末端片段和步驟6)所得到的5’末端片段拼接得到所述長鏈非編碼RNA的全長cDNA序列。
4.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鏈非編碼RNA在制備早期診斷或治療人肺腺癌的產(chǎn)品中的用途。
5.一種引物對,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對用于檢測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鏈非編碼RNA在細胞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所述引物對包括上游引物linc00857-F和下游引物linc00857-R,所述上游引物linc00857-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所述下游引物linc00857-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
6.一種用于人肺腺癌早期診斷的試劑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5所述的引物對。
7.一種用于人肺腺癌早期診斷的qRT-PCR反應體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Green dye,10μL;
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上游引物linc00857-F,10μM,0.4μL;
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下游引物linc00857-R,10μM,0.4μL;
ROX,0.4μL;
模板,2μL;
dH2O,6.8μL。
8.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鏈非編碼RNA的RNAi靶位點的核苷酸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或SEQ ID NO.11所示。
9.一種可用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鏈非編碼RNA序列RNAi用的短發(fā)夾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發(fā)夾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或SEQ ID NO.13所示。
10.權利要求8所述的RNAi靶位點的核苷酸序列或權利要求9所述的RNAi用的短發(fā)夾片段在制備治療肺腺癌疾病的藥物中的用途。
11.包含權利要求1、8或9所述的核苷酸序列的載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y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未經(jīng)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y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436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