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智能機器人的人機對話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74002.6 | 申請日: | 2017-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160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趙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光年無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332 | 分類號: | G06F16/332;G06F40/30;G10L13/08;G10L15/22;G10L15/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華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李哲偉;張文娟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石景山區石景山***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智能 機器人 人機對話 方法 裝置 | ||
一種用于智能機器人的人機對話方法及裝置,其中,該方法包括:ASR解析步驟,在TTS引擎為空閑狀態時,對接收到的用戶語音信息進行解析,得到ASR解析結果;待播放文本信息生成步驟,對ASR解析結果進行語義解析,得到語義解析結果,并根據語義解析結果生成待播放文本信息;TTS語音輸出步驟,利用TTS引擎根據待播放文本信息生成相應的反饋語音信息并輸出。該方法能夠避免由于語義解析結果與正在運行的應用存在沖突而導致的對話系統運行紊亂的問題,還能夠控制機器人基于語義解析結果進行動作響應或應用開啟/關閉響應,這樣也就使得智能機器人表現地更加智能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器人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智能機器人的人機對話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機器人的研究已經逐步走出工業領域,逐漸擴展到了醫療、保健、家庭、娛樂以及服務行業等領域。而人們對于機器人的要求也從簡單重復的機械動作提升為具有擬人問答、自主性及與其他機器人進行交互的智能機器人,人機交互也就成為決定智能機器人發展的重要因素。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智能機器人的人機對話方法,其包括:
ASR解析步驟,在TTS引擎為空閑狀態時,對接收到的用戶語音信息進行解析,得到ASR解析結果;
待播放文本信息生成步驟,對所述ASR解析結果進行語義解析,得到語義解析結果,并根據所述語義解析結果生成待播放文本信息;
TTS語音輸出步驟,利用所述TTS引擎根據所述待播放文本信息生成相應的反饋語音信息并輸出。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所述待播放文本信息生成步驟中,根據所述語義解析結果判斷所述用戶語音的語義類別,其中,如果所述語義類別為聊天交互類別,那么則根據所述語義解析結果和智能機器人的當前狀態生成所述待播放文本信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如果所述智能機器人的當前狀態為休眠狀態,則根據所述語義解析結果生成系統提示信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如果所述智能機器人的當前狀態為應用運行狀態,那么進一步判斷所述語義解析結果與正在運行的應用是否匹配,并基于匹配結果根據所述語義解析結果生成所述待播放文本信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如果所述語義解析結果與正在運行的應用匹配,那么則利用所述正在運行的應用根據所述語義解析結果生成所述待播放文本信息;
如果所述語義解析結果與正在運行的應用不匹配,那么則結束本輪對話交互過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如果所述語義類別為動作交互類別,那么則根據所述語義解析結果生成相應的動作交互指令。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如果所述語義類別為應用啟動交互類別,那么則根據所述語義解析結果生成相應的應用啟動指令,以開啟相應應用。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智能機器人的人機對話裝置,其包括:
ASR解析模塊,其用于在TTS引擎為空閑狀態時,對接收到的用戶語音信息進行解析,得到ASR解析結果;
待播放文本信息生成模塊,其用于對所述ASR解析結果進行語義解析,得到語義解析結果,并根據所述語義解析結果生成待播放文本信息;
TTS語音輸出模塊,其用于利用所述TTS引擎根據所述待播放文本信息生成相應的反饋語音信息并輸出。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待播放文本信息生成模塊配置為根據所述語義解析結果判斷所述用戶語音的語義類別,其中,如果所述語義類別為聊天交互類別,那么則根據所述語義解析結果和智能機器人的當前狀態生成所述待播放文本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光年無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光年無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400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