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螺紋擰緊方法及螺紋擰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73082.3 | 申請日: | 2017-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4386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4 |
| 發明(設計)人: | 松岡惇;金井康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第一電通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5B21/00 | 分類號: | B25B21/00;B25F5/0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熊傳芳;蘇卉 |
| 地址: | 日本愛知***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紋 擰緊 方法 裝置 | ||
1.一種螺紋擰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邊通過非螺合狀態的外螺紋和非螺合狀態的內螺紋中的與擰緊工具的軸部卡合的一方來按壓非螺合狀態的外螺紋和非螺合狀態的內螺紋中的另一方,一邊向松緩與所述軸部卡合的一方的螺紋的方向使所述軸部反向旋轉;
在使所述軸部反向旋轉的狀態下,通過傳感器來檢測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的螺紋牙彼此的碰撞;
判定由所述傳感器檢測出的碰撞的時間間隔與根據所述軸部的旋轉速度而算出的碰撞的理論周期是否一致;及
在判定為所述時間間隔與所述理論周期一致的情況下,使所述軸部正向旋轉而將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擰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擰緊方法,其特征在于,
對于由所述傳感器檢測出的一連串的碰撞,在預先確定的多次判定為所述時間間隔與所述理論周期一致的情況下,使所述軸部正向旋轉而將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擰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擰緊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判定為自使所述軸部反向旋轉起經過了預先確定的時間之后發生的所述碰撞的所述時間間隔與所述理論周期一致的情況下,使所述軸部正向旋轉而將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擰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螺紋擰緊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判定為自使所述軸部反向旋轉起經過了預先確定的時間之后發生的所述碰撞的所述時間間隔與所述理論周期一致的情況下,使所述軸部正向旋轉而將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擰緊。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螺紋擰緊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過由所述傳感器測定振動,來檢測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的螺紋牙彼此的所述碰撞。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螺紋擰緊方法,其特征在于,
檢測由所述傳感器測定出的振動的振動強度為預先確定的振動強度以上的情況作為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的螺紋牙彼此的所述碰撞。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擰緊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時間間隔與所述理論周期的偏差為預先確定的容許范圍內的情況下,判定為所述時間間隔與所述理論周期一致。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擰緊方法,其特征在于,
僅在判定為所述時間間隔與所述理論周期一致的情況下,使所述軸部正向旋轉而將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擰緊。
9.一種螺紋擰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軸部,與外螺紋或內螺紋卡合而傳遞旋轉力;
電動機,能夠驅動所述軸部正向旋轉及反向旋轉;
傳感器,構成為檢測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的螺紋牙彼此的碰撞;及
控制部,構成為控制所述電動機,
其中,在使與非螺合狀態的所述外螺紋和非螺合狀態的所述內螺紋中的一方卡合的所述軸部向松緩與所述軸部卡合的螺紋的方向進行了反向旋轉的狀態下,所述控制部判定由所述傳感器檢測出的碰撞的時間間隔與根據所述軸部的旋轉速度而算出的碰撞的理論周期是否一致,在判定為所述時間間隔與所述理論周期一致的情況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電動機以使所述軸部正向旋轉而將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擰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螺紋擰緊裝置,其特征在于,
對于由所述傳感器檢測出的一連串的碰撞,在預先確定的多次判定為所述時間間隔與所述理論周期一致的情況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電動機以使所述軸部正向旋轉而將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擰緊。
11.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螺紋擰緊裝置,其特征在于,
僅在判定為所述時間間隔與所述理論周期一致的情況下,控制所述電動機以使所述軸部正向旋轉而將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擰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第一電通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第一電通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308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