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于電子裝置的電路板的避震結構及其電子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172946.X | 申請日: | 2017-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3316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恒珉;林俊旺;洪進忠;陳宗賢;童士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緯創(chuàng)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1/02 | 分類號: | H05K1/02 |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濤;湯在彥<國際申請>=<國際公布>=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TW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路板 電子裝置 彈性模組 避震結構 凸柱 彈性恢復力 電連接器 環(huán)境影響 接觸不良 施加壓力 受力變形 正常運作 穿設 復位 固設 施力 拉扯 震動 配置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于電子裝置的電路板的避震結構及其電子裝置,該避震結構包含至少一凸柱以及至少一彈性模組,該至少一凸柱是固設于一電子裝置上且穿設于該電子裝置的一電路板,該至少一彈性模組是配置于該至少一凸柱與該電路板之間,當該電子裝置因環(huán)境影響而震動時,該電路板施力于該至少一彈性模組,以使該至少一彈性模組受力變形而產(chǎn)生一彈性恢復力,當該電路板不再對該至少一彈性模組施加壓力時,該至少一彈性模組所產(chǎn)生的該彈性恢復力驅使該電路板復位。本發(fā)明能夠避免電連接器與電路板之間因拉扯而產(chǎn)生的接觸不良,從而確保電子裝置正常運作。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避震結構以及電子裝置,尤其是指一種用于一電子裝置的一電路板的避震結構及具有前述避震結構的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有些電子裝置是由彼此直接插拔的兩電子模組(例如具有對接電連接器的主機模組與屏幕模組)所組合而成,當此種電子裝置使用于震動的工作環(huán)境時,兩電連接器之間會因環(huán)境震動而產(chǎn)生應力,當應力大于電連接器與電路板間的連接強度時可能造成電連接器與電路板分離,例如應力大于電連接器與電路板間的錫焊強度時則可能導致錫裂,使得電子裝置無法正常運作。此外,在兩電子模組結合的過程中,兩電子模組的電連接器因組裝誤差通常不會完全對齊,因此為了讓兩電連接器可以正確地插接,一般通常會利用導引結構以導引兩電連接器彼此對齊,但兩電連接器于對位插接的過程中也因受到彼此的牽引而造成形變以產(chǎn)生應力,進而可能導致錫裂,使得電子裝置無法正常運作。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一電子裝置的一電路板的避震結構及具有前述避震結構的電子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揭露一種避震結構,其是用于一電子裝置的一電路板,該避震結構包含有至少一凸柱以及至少一彈性模組,該至少一凸柱是固設于該電子裝置上且穿設于該電路板,該至少一彈性模組是配置于該至少一凸柱與該電路板之間,當該電子裝置因環(huán)境影響而震動時,該電路板施力于該至少一彈性模組,以使該至少一彈性模組受力變形而產(chǎn)生一彈性恢復力,當該電路板不再對該至少一彈性模組施加壓力時,該至少一彈性模組所產(chǎn)生的該彈性恢復力驅使該電路板復位。
根據(jù)本發(fā)明其中之一實施例,該避震結構另包含有至少一螺絲件以及至少一墊片。該至少一螺絲件鎖固于該至少一凸柱上,該至少一墊片設置于該至少一螺絲件與該至少一凸柱之間,該至少一墊片與該至少一彈性模組間形成有一間隙,該電路板設置于該至少一墊片與該至少一彈性模組之間。
根據(jù)本發(fā)明其中之一實施例,該至少一凸柱包含有一固定部以及連接于該固定部的一凸出部,該固定部是固設于該電子裝置上,該凸出部是穿設于該電路板,該至少一彈性模組包含有一第一彈性元件,該第一彈性元件是套設包覆于該凸出部且穿設于該電路板,該第一彈性元件的一側是抵接于該固定部。
根據(jù)本發(fā)明其中之一實施例,該至少一彈性模組另包含有一第二彈性元件,該第二彈性元件是套設包覆于該第一彈性元件且抵接于該固定部與該電路板之間,該電路板沿一第一方向移動時該第二彈性元件是受該電路板擠壓變形,且該電路板沿垂直于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移動時該第一彈性元件是受該電路板擠壓變形。
根據(jù)本發(fā)明其中之一實施例,該避震結構另包含有至少一螺絲件以及至少一墊片。該至少一螺絲件鎖固于該至少一凸柱的該凸出部上,該至少一墊片設置于該至少一螺絲件與該至少一凸柱的該凸出部之間,該至少一墊片與該第一彈性元件間形成有一間隙,該電路板設置于該至少一墊片與該第二彈性元件之間。
根據(jù)本發(fā)明其中之一實施例,該凸出部沿該第一方向的高度大于該第一彈性元件沿該第一方向的高度。
根據(jù)本發(fā)明其中之一實施例,該第二彈性元件沿該第一方向的高度與該電路板沿該第一方向的高度的總和小于該凸出部沿該第一方向的高度。
根據(jù)本發(fā)明其中之一實施例,該凸出部是凸出于該固定部,該第一彈性元件的一內(nèi)緣是至少部分套設包覆于該凸出部,該第二彈性元件是部分套設包覆于該至少一第一彈性元件的相對于該內(nèi)緣的一外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緯創(chuàng)資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緯創(chuàng)資通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294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鈦窗固定壓緊結構及具有其的鈦窗固定組件
- 下一篇:氣密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