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循環氣霧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72431.X | 申請日: | 2017-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337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2 |
| 發明(設計)人: | 吳松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匯生眾達企業管理有限合伙企業 |
| 主分類號: | A01G31/00 | 分類號: | A01G31/00;A01G3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83000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栽培 彌霧 氣霧栽培 噴霧部 供液管道 回流管道 支撐體 自循環 噴出 自動加液器 殘液回流 殘液收集 管道設置 循環空間 液體輸送 栽培對象 容納池 體內部 密閉 支撐 體內 生產 | ||
1.一種自循環氣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將至少一個彌霧管道設置在至少一個栽培支撐體內部,供液管道、彌霧管道、栽培支撐體、回流管道、自動加液器以及容納池形成密閉的循環空間,所述彌霧管道上設置有多個噴霧部,所述栽培支撐體上設置有多個栽培部;
b.將栽培對象置于所述栽培部中;
c.通過供液管道將液體輸送到所述彌霧管道并通過所述噴霧部噴出,所述噴霧部噴出液體后所剩余的殘液收集到所述栽培支撐體內,再通過回流管道將殘液回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環氣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所述彌霧管道通過以下任一方式設置在所述栽培支撐體內部:
-所述栽培支撐體為栽培管道,一個所述彌霧管道設置在一個所述栽培管道中;或者
-所述栽培支撐體為栽培架,至少一個所述彌霧管道設置在一個所述栽培架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環氣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所述栽培支撐體為栽培管道,所述彌霧管道的中軸線與所述栽培管道的中軸線重疊或者錯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環氣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霧部與所述栽培部按照如下任一方式設置:
-所述噴霧部與所述栽培部相對設置;
-所述噴霧部與所述栽培部相互錯開設置;
-一個所述噴霧部與對應一個所述栽培部。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循環氣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包括如下步驟:
b1.將所述栽培對象置于多孔基質中,所述多孔基質的形狀、尺寸與所述栽培部的形狀、尺寸匹配;
b2.將所述多孔基質嵌入到所述栽培部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循環氣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質為海綿或者蜂窩營養塊。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循環氣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所述液體采用間歇循環噴霧的方式從所述噴霧部中噴出。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循環氣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加液器與所述容納池連通,所述步驟c通過如下任一方式實現:
-所述液體直接來源于所述自動加液器且所述殘液回流至所述容納池;
-所述液體直接來源于所述容納池且所述殘液回流至所述自動加液器。
9.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循環氣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向所述栽培部噴射所述液體或者向所述栽培對象的根部噴射所述液體,并通過所述栽培支撐體收集殘液。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循環氣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所述液體經過過濾、除菌再通過所述供液管道輸送到所述彌霧管道中。
11.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循環氣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根據環境溫度將所述液體加熱或者降溫后經所述供液管道輸送到所述彌霧管道中。
12.根據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循環氣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通過以下任一方式實現:
-通過重力引流的方式完成回流;或者
-通過動力輸送的方式完成回流。
13.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自循環氣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支撐體包括栽培架和殘液收集裝置,所述殘液收集裝置與容納池或自動加液器形成高度落差,通過重力引流的方式將殘液經回流管道輸送到容納池或自動加液器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匯生眾達企業管理有限合伙企業,未經新疆匯生眾達企業管理有限合伙企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2431.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滴灌用灌水器的自動加水裝置
- 下一篇:一種溫室葉菜水培高效栽培技術





